董为民

作品数:5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南京大屠杀暴行官员革命历史档案蝗灾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抗日战争研究》《档案与建设》《军事历史研究》《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蝗灾”:日军进攻南京期间的“就地征缴”——以日军士兵的记述为核心被引量:1
《军事历史研究》2021年第6期64-77,共14页董为民 
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一般项目“日军占领南京初期的统治方式研究”(16YJY010)
东京审判期间,日军被指控在进攻南京期间犯下非法抢劫的罪行,但辩方否认这一指控并称日军就地攫取物资,是弥补后勤供应短缺的合法“征缴”行为,日本国内否定日军南京暴行的“虚构派”沿用此说。但根据大量的日军士兵私人记述资料可知,1...
关键词:日军 “就地征缴” 南京大屠杀 后勤补给 暴行 
联合国官员严斐德苏皖边区考察记被引量:1
《档案与建设》2021年第9期77-79,共3页董为民 
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已有百年,经过数代档案工作者和历史学者的努力,国内所存新中国成立前的革命历史档案已有非常细致的发掘和研究。近年来,海外所藏的中国革命档案,愈加得到国内学界的重视,有着诸多宝贵的发现。经过仔细发掘,笔者发现...
关键词:历史学者 革命历史档案 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 苏皖边区 抗战胜利后 善后救济 考察报告 新中国成立前 
伪装的“安民”:日据南京初期的难民登记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145-159,共15页董为民 
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一般项目“日军占领南京初期的统治方式研究”(16YJY010)
对占领地百姓进行登记并发放"良民证",是日军常用的统治手段。日据南京后也进行了难民登记。在日方战时宣传和战后"虚构派"否定南京大屠杀的言论中,这被当作日军迅速恢复南京安全和秩序的象征。然而,通过梳理中、日及第三方亲历者的文献...
关键词:南京大屠杀 难民登记 “安民” “良民证” 佐佐木到一 
“第三届抗日战争史青年学者研讨会”综述
《抗日战争研究》2016年第3期153-158,共6页董为民 
2016年4月16—17日,“第三届抗日战争史青年学者研讨会”在南京召开,此次会议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主办,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抗日战争研究》编辑部、中国抗日战争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承办...
关键词:抗日战争史 青年学者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院 综述 抗日战争研究 南京大学 会议论文 
南京大屠杀时期在宁西方外交人员的活动及其影响被引量:3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95-100,共6页董为民 
日军占领南京后,严格限制第三国人士出入以掩盖大屠杀暴行。但在西方列强的外交压力下,日军不得已准许英、美、德等国外交人员返回南京。西方外交人员在南京的活动,实际起到了帮助中国难民,制约日军暴行的作用。官方代表的身份,使得西...
关键词:南京大屠杀 西方外交人员 日军当局 西方侨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