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瑾

作品数:9被引量:1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西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主题:震源机制解中小地震映震效果映震能力应力仪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山西地震》更多>>
所获基金:山西省地震局科研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山西数字台网震级测定方法研究
《山西地震》2019年第2期4-7,共4页范瑾 苏燕 孟小琴 梁向军 张玲 
山西省地震局科研项目(SBK-1602)
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一个量度,也是地震的基本参数之一。利用山西数字测震台网2009-2016年ML≥3.5以上宽频带数字地震资料,对近震震级ML、面波震级MS、宽频带面波震级Ms(BB)和矩震级Mw的震级测定方法进行讨论研究和对比,认为新震...
关键词:面波震级 矩震级 地方性震级 
利用MSDP震相直接计算震源机制解的方法及其应用
《山西地震》2016年第4期1-3,15,共4页梁向军 刘林飞 范瑾 苏燕 
中国地震局青年骨干项目(20140305);山西省地震局科研项目(SBK-1618)
利用山西数字测震台网日常处理软件产出的2009-2013年地震震相数据,直接采用MSDP软件嵌套的震源机制解方法进行计算,结果表明,与SNOKE方法得出的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此方法可应用于速报地震震源机制解的快速测定,既确保结果的稳定性、准...
关键词:震相 震源机制解 MSDP 
山西大同—阳高4.5级地震的数字化波形记录特征及地震矩张量解被引量:2
《山西地震》2015年第2期6-11,共6页孟小琴 梁向军 吴叔坤 刘林飞 范瑾 
中国地震局青年骨干项目(20140305)
对2010年4月4日发生在山西大同-阳高的4.5级地震进行重新定位,分析了其波形特征,对精度进行探讨,并应用其波形进行反演,得到该地震的地震矩张量解。这一研究对发生在该地区的地震速报参数产出提高了效率,用波形反演得到的地震矩张量解...
关键词:大同—阳高地震 波形特征 地震矩张量解 
数字化台网中定位子台网选取对定位结果的影响被引量:3
《山西地震》2014年第1期10-15,共6页张玲 张瑞芳 董春丽 孟小琴 范瑾 吕睿 殷伟伟 
山西省地震局科研课题(SBK-1310)
选取山西及邻区不同区域的33个地震事件,通过分析“定位子台网”分布对地震定位精度的影响,研究“定位子台网”的选取。分区域分别探讨两种台站分布情况下的定位偏差、水平误差、拟合残差随空隙角、近台距离、远台距离的变化,以及定...
关键词:定位子台网 台站分布 定位偏差 水平误差 
用CAP方法研究大同—阳高4.6级地震震源机制被引量:6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13年第1期36-40,共5页张玲 宋美琴 韩立波 范瑾 赵晓云 
山西省地震局科研项目(SBK-1205)
利用CAP方法反演2010年4月4日大同—阳高4.6地震震源机制解,结果表明:此次地震为正断兼有斜滑活动,认为节面Ⅱ的走向、倾向及正断走滑特性与震中附近的六楞山山前断裂吻合,其为发震断裂的可能性较大。
关键词:大同地震 CAP方法 震源机制解 
山西地区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系统聚类分析
《山西地震》2011年第2期25-27,共3页苏燕 刘素珍 范瑾 宋美琴 靳玉贞 彭丽娟 
运用P、S波最大振幅比计算得到2007年至2010年山西地区347次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山西地区小震错动方式以走滑型的正断层活动为主,伴有少量的斜滑、逆冲类型。
关键词:中小地震 震源机制解 系统聚类 
双差地震定位法在山西中小地震精确定位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5
《山西地震》2008年第4期11-14,35,共5页靳玉科 范瑾 赵虎明 宋美琴 张玲 董春丽 
中国地震局地震科研监测预报合同制项目(三结合)
采用双差地震定位法对山西省内2001—2005年间发生的ML≥2.0的地震进行了重新定位。重新定位后得到410个地震事件的精确震源参数。结果表明,重新定位后的震中分布呈明显的条带状,且更加集中。定位后的平均震源深度为9.35 km,其中又以地...
关键词:中小地震 震中 震源深度 双差地震定位法 
山西太原东山地震台附近地区地震尾波Q_c值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1
《山西地震》2007年第4期7-10,共4页梁向军 宋美琴 董春丽 范瑾 苏燕 
山西省地震局科研项目(SBK-0604)
采用Aki单次散射模型,用太原东山地震台记录到的M.2.0~5.0地震,计算得到Qc值随频率的变化结果。得出,随着尾波窗长增大,平均采样体深度增加,Q0值增大,η值减小。当尾波窗长取20s时,Q0值为70.1,η值为1.03,是东山台附近...
关键词:地震尾波 数字波形 频率特性 
高精度地应力仪“映震”效果探微
《山西地震》2005年第B09期15-16,共2页王春和 范瑾 张惠 赵保钧 
山西省地震局科研项目课题(SBK-0303)
以山西省地震局太原基准地震台1996年1月至2004年3月地应力观测资料为基础,探讨了PYL-3型高精度地应力仪的工作性能、“映震”效果。PYL-3型高精度地应力仪灵敏度高、工作寿命长、主机设有RS-232串行接口、具有异常报警、全自动数据采...
关键词:地应力仪 映震能力 PYL-3型 高精度地应力仪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