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淑伟

作品数:6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华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紫外-可见光谱WITTIG-HORNER反应光学性能荧光性质光谱研究更多>>
发文领域: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合成化学》《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广东化工》更多>>
所获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科研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新型蒽类聚方酸菁的合成及其性能
《合成化学》2015年第4期316-319,共4页廖崇刚 陈淑伟 詹豪强 王娇 翁涵媚 
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项目(09ZA121);西华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BKCS12035;BKCS12034)
以蒽为起始原料,经溴代反应和Witting-Horner反应制得单体9,10-双[2-(1-辛基-1H-吡咯-2-基)乙烯基]蒽(3);3与芳酸缩聚合成了一个新型的蒽类聚方酸菁(4),其结构和性能经UV-Vis,1HNMR,13CNMR,IR,XRD,SEM和TG表征。4在氯仿中的λmax位于700...
关键词:聚方酸菁 WITTIG-HORNER反应 合成 性能 
新型聚方酸菁功能材料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合成化学》2014年第3期288-292,共5页陈淑伟 詹豪强 
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项目(09ZA121)
以对苯二酚为起始原料,经Wittig-Horner等反应合成了主链结构的二吡咯化合物(5a和5b);5a或5b与方酸经聚合反应合成了两种新型聚方酸菁材料BPEBP(6a)和BPVOD(6b),其结构和性能经1H NMR,13C NMR,IR,MS,TG,UV-Vis和FL表征。结果表明:6a和6...
关键词:对苯二酚 WITTIG-HORNER反应 聚方酸菁 合成 热性能 光学性能 
硫酸法水解家蚕丝及其光谱性质研究
《广东化工》2012年第11期18-19,共2页张亚丽 詹豪强 陈淑伟 夏世威 
西华师范大学科研启动经费项目(10B002)
文章用一定质量分数的硫酸溶液对家蚕丝进行水解,并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等先进测试方法对硫酸水解家蚕丝制取丝素肽进行测试,分析家蚕丝丝素多肽的结构,为以后在食品、药品、化妆品等领...
关键词:家蚕丝 硫酸法水解 测试 结构 
新型聚方酸菁的合成及其光学性能
《合成化学》2012年第5期603-605,611,共4页陈淑伟 詹豪强 
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项目(09ZA121)
以对苯二酚为起始原料,经五步反应合成了新型聚方酸菁(1),其结构与光学性能经UV,IR和XRD表征。结果表明,1为非晶态结构、呈现较好的共轭性,在近红外区有较强的吸收,并表现出较强的荧光性质。
关键词:聚方酸菁 染料 合成 荧光性质 
2,5-双[2-(1-正丁基-1H-吡咯-2-基)乙烯基]-1,4-二辛氧基苯的合成与性质
《广东化工》2012年第7期19-20,共2页陈淑伟 刘向凯 詹豪强 
聚方酸菁近红外材料的工业合成(09ZA121)
文章以对二甲苯和吡咯甲醛为初始原料合成二吡咯化合物2,5-双[2-(1-1H-吡咯-2-基)乙烯基]-1,4-二辛氧基苯,利用核磁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认,并对其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学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
关键词:Wittig-Horner-Emmons反应 紫外-可见光谱 荧光性质 
二吡咯化合物的合成及紫外-可见光谱研究被引量:2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第1期91-95,共5页刘向凯 詹豪强 郑时国 陈淑伟 张治国 
聚方酸菁近红外材料的工业合成(09ZA121)
作者主要研究了二吡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在正己烷、氯仿和二甲亚砜三种溶剂中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结果表明:在这三种溶剂中,二吡咯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光谱主要在270nm左右及410nm左右有两个强吸收峰,并且溶剂极性对两个吸收峰强度也有不...
关键词:二吡咯化合物 Wittig-Horner-Emmons反应 紫外-可见光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