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皓

作品数:7被引量: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墓志隋代迁徙北朝隋唐民族融合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商丘师范学院学报》《文博》《西北民族论丛》《陕西历史博物馆论丛》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族姓的式微:北朝隋唐时期西秦乞伏氏的迁徙流变与民族融合被引量:2
《宁夏社会科学》2021年第2期172-178,共7页李皓 
陕西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博士研究生自由探索项目”(项目编号:2018TS046)。
西秦乞伏氏在亡国后,以西秦王室后裔身份担任北魏官职并与拓跋皇室及代北勋贵联姻,享有颇高的政治待遇。这批迁徙至北魏平城一带的乞伏氏,日渐形成了马邑、河南、关中、青齐、泾州地区聚居或拥有封地的情状。另有自吐谷浑入柔然再入西...
关键词:北朝隋唐 乞伏氏 迁徙流变 民族融合 
中古北族复姓折娄氏之新史料——耀州新出土隋开皇三年《折娄罴墓志》疏证被引量:1
《文博》2021年第1期74-77,共4页李皓 周晓薇 
2019年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墓志文献所见中古胡姓流变及文化认同研究”(项目编号:2019-GMD-069)成果;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南北朝时期区域文化研究”(项目编号:18BZS048)成果。
新出隋开皇三年(583)《折娄罴墓志》是一方值得引起重视的中古胡族姓氏新史料,结合之前同地所出土唐永隆元年(680)《折娄惠墓志》,展现出史籍不存的折娄氏一族在中古时期的社会地位与生活辙迹,为研讨中古民族融合与姓族迁变提供了珍贵...
关键词:隋代 折娄罴 墓志 胡姓 疏证 
隋开皇十五年《鹿善暨妻刘氏墓志》释读
《西北民族论丛》2020年第1期35-44,366-367,共12页周晓薇 李皓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新出隋代墓志铭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4AZS004);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南北朝时期区域文化研究”(项目编号:18BZS048)阶段性成果
隋代鹿善与其子唐代鹿裕墓志铭近年先后出土于咸阳和西安两地,此一门鹿氏乃为"作牧凉土,名高河外"的鲜卑族属,且鹿善祖鹿悆更在《魏书》与《北史》中有传,鹿善之子鹿愿也见载于《隋书》与《北史》的《裴矩传》、《谯国夫人传》和《周法...
关键词:鹿善 鹿裕 胡族 墓志 隋唐 
魏晋小说在古典目录中的归属与演变探赜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7期71-74,共4页李皓 
从《隋书·经籍志》到《四库全书总目》,魏晋小说在古典目录中的归属与演变体现出古典目录自身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原本著录于史部中的魏晋小说一步步被移除,史部著录逐渐脱离虚构和荒诞。同时子部小说类的外延不断扩大,逐渐形成了以《...
关键词:魏晋小说 古典目录 《隋书·经籍志》 《四库全书总目》 
龙蛇变化此中隐:汉唐间剑舞流变探赜——兼析唐代“舞剑器浑脱”一词
《陕西历史博物馆论丛》2018年第1期263-271,共9页周晓薇 李皓 
廓清历史务须回溯其源流,辨析事物应当探究其嬗变。翻开司马迁的良史实录,公元前206年,在秦朝都城咸阳东郊的新丰鸿门,上演了一幕惊心动魄的历史话剧,借助那一席充满杀机的宴饮,楚汉相争的王霸事业有了一个'成者王侯败者贼'的结局。不过...
关键词:剑器浑脱 剑器舞 乐舞百戏 
中古陇西辛氏的地缘历史嬗变——以墓志所见族茔迁徙为线索
《碑林集刊》2018年第1期90-98,共9页李皓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新出隋代墓志铭整理与研究”(编号:14AZS004)关联成果.
葬地的选择不仅体现家族的发展重心,同时也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社会性(1)。古人安土迁纎,重视落叶归根,"其家非万不得已,决无舍弃其祖茔旧宅并与茔宅有关之田产而他徙之理"(2)。中古时期世家大族的葬地不仅能反映家族的迁徙脉络,也在一...
关键词:家族势力 历史嬗变 
四神之青龙研究——以隋代墓志纹饰为例被引量:2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10-12,共3页李皓 
青龙是墓志纹饰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隋代墓志中通常作为四神之一而与十二辰纹饰及各种山水花草云纹交织在一起。绘刻者以古拙的线条表现出青龙俊雅飘逸、质朴脱俗的形象,寄托了生者对逝者的哀思,承担着引领灵魂升天及飞升成仙...
关键词:青龙 隋代 四神 形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