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晶

作品数:5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现象学分析舍勒隐含工夫论伪善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甘肃社会科学》《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中国儒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自我革新与泛方法主义——论胡塞尔自我革新的工夫论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2024年第2期121-141,共21页黄晶 
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第一开端与另一开端视域下海德格尔的亚里士多德阐释研究”(22GZYB11)阶段性成果
如果我们把方法视作到达真理和知识的途径,而把工夫看作成就德性和人格的精神修炼技艺,那么现象学的方法论已蔚为大观且构成现象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现象学的工夫论却是寥寥可数,不成气候。这是否意味着工夫论对于现象学来说并非必...
关键词:现象学还原 工夫论 自我革新 胡塞尔 泛方法主义 
感受促发的行动有可能是道德行动吗?——基于马克斯·舍勒对感受的现象学分析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59-64,共6页黄晶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6CZX042)
关于行动促发的动机,人们往往会有两种解释路向:机械因果论和动机促发论。在马克斯·舍勒看来,人的情感领域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东西:感受状态和感受。前者属于内容和显现,而后者属于接受它们的功能与机制:作为意向对象的感受与促发实际行...
关键词:马克斯·舍勒 感受感受状态 价值 道德行动 
人伦概念的两个特征:知感合一与名必责实——对儒家人伦概念的一种现象学考察
《中国儒学》2017年第1期135-147,共13页黄晶 
马克斯·舍勒对价值概念的现象学分析揭示:对价值概念的意向行为本质上是一种感受行为,这种感受行为同时也具有对价值的认知功能,因此指向价值的意向行为具有'知感合一'的特征;一旦指向价值的意向行为只发挥出认知功能而缺失对价值的感...
关键词:人伦概念  舍勒 现象学 知感合一 名必责实 
康德尊严概念中可能隐含着伪善——基于马克斯·舍勒对康德“道德行动”的现象学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7年第5期35-42,共8页黄晶 江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胡塞尔伦理现象学研究"(16CZX042)
康德道德哲学论证了人的崇高和伟大,这种崇高和伟大就建基于占据着康德道德哲学核心位置的尊严这一概念之上。然而,马克斯·舍勒通过对康德道德行动的现象学分析,隐约揭示出康德道德哲学中的尊严概念背后可能隐含着某种精巧的伪善。康...
关键词:康德 尊严 伪善 配得性 舍勒 
舍勒情感现象分析中隐含的“工夫论”诉求
《甘肃社会科学》2015年第4期73-76,共4页黄晶 
舍勒的有关情感现象的分析揭示:以考察、改进认识能力的方法论对于情感(感受)能力无能为力。由于情感能力对应着价值这个人类精神生活中至关重要的领域,方法论一家独大的局面必定导致人类对价值领域的扞格不入,那么以改善情感能力通达...
关键词:舍勒 情感现象 感受 价值欺罔 工夫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