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作者=喻显涛 "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四川盆地富钾卤水地球物理特征及预测方法研究:以川西地区为例
《地质科学》2025年第2期607-618,共12页李进 范翔宇 熊鸿鸽 王红军 侯学文 钟霆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372103);四川省地质勘查项目(编号:201801);四川省科技基金项目(编号:22CXRC0156)基金项目:资助。
平落坝构造高品位富钾卤水的发现表明四川盆地三叠系海相液态钾盐具有良好的勘探开发潜力。针对盆地内深层液态钾盐地球物理预测研究较少的问题,将平落坝雷四段富钾卤水层作为重点研究对象,以地球物理勘探理论为指导,结合地质、地震、...
关键词:钾盐 富钾卤水 平落坝构造 测井解释 地质—测井—地震预测模式 
青藏高原东缘宜宾地区第四纪河流沉积物中铁质重矿物特征及物源意义被引量:1
《地学前缘》2022年第4期278-292,共15页由文智 向芳 黄恒旭 杨坤美  丁力 杨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2101)。
大河流域的发育史和演化在地学界广受关注。探讨宜宾地区第四纪沉积物中铁质重矿物的特征,可为长江流域的演化提供重要证据,同时对于了解青藏高原东缘的隆升及沉积响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金沙江和岷江交汇处的宜宾地区第四纪沉积物中...
关键词:宜宾地区 铁质重矿物 电子探针 物源演化 
四川峨眉山地区白垩系物源被引量:1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第2期129-141,共13页沈昕 向芳 李树霞 邹佐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2101,41572093)。
在对四川峨眉山地区白垩系夹关组、灌口组进行野外剖面研究和薄片鉴定的基础上,对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峨眉山地区白垩系沉积时期的主要物源区。研究发现:岩石颗粒的磨圆度和分选性反映出近源沉积的特征;碎屑成分特征表明其...
关键词:峨眉山地区 白垩系 物源分析 碎屑成分 地球化学 
巧家盆地第四纪孢粉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被引量:2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第3期324-337,共14页杨坤美 向芳 台梓含 王运生 由文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2101)。
通过对巧家盆地钻井岩心和河流阶地孢粉样品进行系统鉴定和特征分析,探讨巧家盆地早更新世中期以来的古植被古气候变化过程。研究区各孢粉样品普遍表现为:针叶树种以暖干、冷干的松属、云杉等为代表,喜湿蕨类植物则主要有水龙骨、单缝孢...
关键词:巧家盆地 孢粉 古气候 干热河谷 
湖北宜昌第四纪沉积物中铁质重矿物特征对三峡贯通的指示被引量:2
《古地理学报》2021年第4期855-870,共16页由文智 向芳 杨坤美 姜月华  李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972101,41572093);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DD20190260)联合资助。
长江三峡的演化问题一直是地学界争论的焦点和热点。近年来,不少学者通过锆石、石榴子石、角闪石等重矿物的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组成来判断长江物源,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将单颗粒铁质重矿物作为物源指示矿物并应用于三峡贯通方面研究较少...
关键词:三峡贯通 宜昌地区 铁质重矿物 电子探针 扫描电镜 物源演化 
长江万州-巫山段阶地成因被引量:1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第4期415-423,434,共10页杨坤美 向芳 由文智 周权平 李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2101,41572093);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190260)。
根据长江万州-巫山段的阶地类型、沉积物特征和形成时代,结合青藏高原间歇性构造隆升过程、深海氧同位素变化曲线和青藏高原冰期-间冰期旋回,探讨730 ka B.P.以来万州-巫山段河流阶地的成因。研究表明,河流阶地不同阶段的下切速率响应...
关键词:阶地成因 气候变化 构造运动 长江万州-巫山段 
川西峨眉地区古近纪早期气候特征:来自名山组下段地球化学及磁化率的证据被引量:2
《古地理学报》2021年第3期555-564,共10页台梓含 向芳 陈灼华 李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972101,41572093)资助。
古近纪早期是生宙典型的"温室气候"期,也是气候向"冰室气候"转型前的最后温暖期。川西峨眉地区发育有完整的古近系名山组湖相地层,对该地层的古气候研究可以为了解和探索新生代重大地质事件和气候的演化过程提供参考依据。在前人研究...
关键词:峨眉地区 古近纪 岩性特征 元素比值 磁化率 古气候 
四川盆地元坝地区上二叠统海相凝灰沉积储层特征被引量:7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22年第4期889-901,共13页向芳 肖倩  黄恒旭 朱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2101)。
通过对钻井岩屑和岩心样品的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及压汞测试,对四川盆地元坝地区上二叠统海相凝灰沉积的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特征和成岩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凝灰质呈0.1~10.0 mm厚的纹层,与有机质泥岩...
关键词:岩石学特征 成岩作用 储集空间 凝灰沉积 上二叠统 元坝地区 四川盆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