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作者=殷鸿福 "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华南是特提斯多岛洋体系的一部分被引量:329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1-12,共12页殷鸿福 吴顺宝 杜远生 彭元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特提斯的多岛洋模式认为,冈瓦纳超大陆与欧亚超大陆的裂解块体群在其漂移过程中,漂移前方的洋盆萎缩、消亡,后方则由裂谷发展为新的洋盆,如此循序出现的洋盆就构成了古、中、新特提斯等不同阶段.裂解、漂移和消亡的多幕次过程,使...
关键词:特提斯多岛洋 华南微板块 地块群 软碰撞 洋盆 
社会发展对地学教育需求的变化被引量:2
《中国地质教育》2001年第2期1-5,58,共6页殷鸿福 
一、新的社会发展阶段中地学的挑战和机遇 (一)信息社会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时代,信息化已是世界各国的国策,许多国家制订和实施了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关键词:需求 地学教育 地球科学 可持续发展思想 
关于生态地层剖面的描述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第4期33-35,共3页林明月 殷鸿福 
本文首次提出生态地层剖面的描述问题,并对贵州安顺轿子山剖面进行了生态地层剖面描述。
关键词:生态地层 剖面 
放射虫等生物群在非史密斯地层研究中的应用——以东昆仑阿尼玛卿混杂岩带为例被引量:25
《中国科学(D辑)》1999年第6期542-550,共9页张克信 黄继春 殷鸿福 王国灿 王永标 冯庆来 田军 
国土资源部资助
造山带混杂岩地层构成的主要特色是造山带大地构造演化各阶段的不同来源、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不同变形变质程度、不同大小的各种构造岩片 (块 )或重叠、或位移、或缺失 ,形成现今统一的混杂物质场 .造山带非史密斯地层方法则通过混杂...
关键词:非史密斯地层 放射虫 混杂岩带 造山带 生物群 
东昆仑造山带的一些特点被引量:256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339-342,共4页殷鸿福 张克信 
地质矿产部项目
东昆仑前造山阶段的特点是多岛小洋盆.东昆仑造陆-造山阶段的特点是软碰撞、构造迁移和多旋回.根据东昆仑与藏南大地构造的比较,昆秦接合带的温泉断裂应相当于红河断裂,是侧向挤出的右行走滑断裂.巴颜喀拉群(草地群)与现代的恒...
关键词:东昆仑 造山带 构造迁移 多旋回 洋盆 
赣西北前寒武系首次发现内波内潮汐沉积被引量:12
《地质科学》2004年第3期329-338,i002,共11页郭建秋 张雄华 章泽军 谢树成 殷鸿福 
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 1:5万山口街 (H5 0E 0 2 0 0 0 2 )项目资助;征村幅(H5 0E 0 1 90 0 2 )区域地质调查项目资助
本文详细论述了赣西北前寒武系首次发现的深水牵引流内波内潮汐沉积特征的沉积构造、岩石组合和沉积序列。沉积构造主要发育双向和单向交错层理、曲线型和干涉波痕及波状、脉状、透镜状层理 ;常产于深水重力流之上或与之共生。岩石粒度...
关键词:内波内潮汐沉积 前寒武系 赣西北 深水牵引流 沉积序列 
从内核偏移到板块运动被引量:5
《科学通报》2001年第8期646-651,共6页黄定华 吴金平 段怡春 郭浩 张恒 姚凌青 张凡 李斌 王君慧 殷鸿福 
以地球的圈层结构和质量分布为前提,可推出固态内核不能稳定平衡于球心位置的结论;以内核对球心位置的偏移为前提,可推出液态外核中热对流不均的结论.以这两点为基础,可以建立一个简约然而自洽的全球运动模型,即:内核偏移引起外...
关键词:内核偏移 板块运动 地幔对流 地幔柱 核-幔-壳耦合 
反思与期盼——中国地质大学建校60周年感言被引量:2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1-3,共3页殷鸿福 
大学精神的精髓是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教育是培养人才,科研是追求真理,紧紧抓住这两项本质,我们就在很大程度上坚持了大学精神;关于地大的长远发展,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温家宝总理题词的校训"艰苦朴素,求真务实"。发扬艰苦奋斗的校...
关键词:中国地质大学 60周年校庆 地球科学 世界一流大学 
长江河口区第四纪沉积物中的地球化学元素分布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被引量:52
《第四纪研究》2006年第3期397-405,共9页韦桃源 陈中原 魏子新 王张峤 王张华 殷鸿福 
上海市启明星计划项目(批准号:05QMX1419)资助
文章通过对上海浦东机场孔(Pd)第四纪地层中地球化学微量元素B,Ga,Sr和Ba的观测,结合该钻孔粒度、古地磁和微体古生物等分析资料,综合剖析了这些微量元素及其比值在不同沉积相中的分布特征及其古环境演变的意义.研究发现,微量元素分...
关键词:B Sr 海侵 古气候 第四纪地层 长江河口 
造山带古地理重建的研究方法综述被引量:2
《岩相古地理》1994年第5期56-61,共6页吴时国 殷鸿福 费琪 
本文系统地评述造山带古地理重建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古地磁学、沉积学、古生物地理学、构造地质学和地球化学等方法。文中强调了板块构造与古地理重建的重要性。古地磁数据是精确地进行古地理重建的关键。各种方法应当综合分析,同时也...
关键词:造山带 古地理重建 古地磁学 古生物地理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