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刊名=中国语言学研究 "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玄應《一切經音義》校訂瑣記
中国语言学研究2022年第1期175-189,共15页真大成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基於出土文獻的魏晋南北朝隋唐漢語字詞關係研究”(項目編號:18BYY140)的階段性成果
玄應《一切經音義》流傳久遠,版本衆多,訛文錯字不在少數。徐時儀教授《一切經音義三種校本合刊》、黄仁瑄教授《大唐衆經音義校注》發誤正訛,厥功至巨;但校書如掃落葉,《一切經音義》中的訛誤仍未能盡,校訂工作仍待進一步展開。文章刺...
关键词:玄應 《一切經音義》 校訂 
利簋铭文“岁鼎克闻”释诂
中国语言学研究2024年第1期115-131,共17页龙国富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近代汉语后期语法演变与现代汉语通语和方言格局形成之关系研究”(19ZDA310)阶段性成果
文章从史料可信度的角度解释利簋铭文中的“岁鼎克闻”。《史记·周本纪》史料可信度高,其与利簋铭文宜以史证史,互相发明。《周本纪》载武王牧野伐纣过程为“二月甲子昧爽,武王……杖黄钺……予其誓……斩纣头……闻于天”,利簋铭文“...
关键词:利簋铭文解诂 出土文献与史料互证 岁鼎克闻 
辭書疑義辨析六則
中国语言学研究2022年第1期159-174,共16页張小豔 
本文從字形訛誤的角度,對《漢語大字典》和《漢語大詞典》中“咴”“喭”“瑑”“■”“欀”“湤”等六字的詞義進行翔實的辨析,認爲“咴”“喭”皆爲“咳”之誤,指“小兒笑”;“瑑”係“琢”之誤,義爲雕刻;“■”是“柟”之誤,義爲楠木...
关键词:辭書 疑義 形誤 
《説文解字》研究史略(上)
中国语言学研究2022年第1期36-83,共48页蔣冀騁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課題“中國古代語文辭書注音釋義綜合研究”(項目編號:12&ZD184)的階段性成果
本文介紹了《説文解字》面世後在當時學術界的影響以及對後世字典編纂所起的典範性作用,運用形音義互相求,尤其是形義匹配、音義匹配的方法對歷代《説文解字》的研究情況進行評述,概括出各家在《説文解字》研究中所取得的成就,指出其取...
关键词:《説文解字》 校勘 注釋 
《汉语大字典》“■”字编写存在的问题与修订意见
中国语言学研究2022年第2期215-226,共12页杨宝忠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和国别史研究专项“大型字书疑难字汇考”(项目编号:2018VJX082)的阶段性成果
“■”是《汉语大字典》第一版、第二版编写问题最多的一个字,问题包括字形收录、字际关系整理、注音、释义、引证、校勘、标点以及其他诸多方面。在对上述问题进行辨析的基础上,指出读xiē的“■(■)”字应当与“些”字认同,当训作“...
关键词:《汉语大字典》 编写问题 修订意见 
论王筠的《说文》研究
中国语言学研究2023年第1期196-215,共20页蒋冀骋 常天宇 
重大招标课题“中国古代语文辞书注音释义综合研究”(12&ZD184)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介绍了王筠《说文》研究的成就,认为王筠在抉发《说文》义例、研究方法、字形分析和《说文》释义的理解等方面都有突破。在此基础上指出王筠的某些失误和不足,主要表现为:条例归纳过细,语法释义存在失误,采用前人说法有些有说明,有...
关键词:王筠 《说文解字》 义例 注释 
“子产以幄幕九张行”辨
中国语言学研究2023年第1期88-93,共6页王彤伟 
四川大从0到1创新研究重大项目(2021CXC30);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BYY144)的阶段性成果
对于《左传·昭公十三年》中的“子产以幄幕九张行”,不应理解为“子产[以幄幕九张]行”,而应当理解为“子产[以幄幕九]张行”。其中的“张”不是量词,而是动词,表“张设”之义。
关键词:子产以幄幕九张行 量词 “张” 
前言
中国语言学研究2022年第1期1-25,400,共26页王啟濤 
在海内外師友的熱心關懷和大力支持下,《中國語言學研究》終於與大家見面了。《中國語言學研究》刊載海内外學者對中國曾經使用和正在使用的語言文字以及中國語言文字在海外使用狀況的研究鴻文,具體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关键词:中國 文字 海内外 研究 
“買來的孩子”——東方人名學的一個類型
中国语言学研究2022年第1期274-289,共16页王丁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北朝至隋唐民族碑志整理與研究”(項目編號:18ZDA177)的成果
古代中國人名中有一類以“買来的孩子”爲主题的人名,如“買得”“買子”“買奴”“買婢”,史籍中有記録是某人小字,但在涉及社會中下層的墓志與官私文書中卻多是作爲正式的大名來使用的,所涉及的社會階層也並不局限於下層,性别方面的...
关键词:人名學 買得 買子/買婢 買奴 
藏羌彝走廊的羌语支语言——兼论藏缅语族语言的发生分类被引量:1
中国语言学研究2022年第2期1-26,共26页孙宏开 石琳 
中国社会科院“部委员创新岗位”项目“跨喜马拉雅藏缅语族语言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藏羌彝走廊是中国西南地区人口迁徙、商品交换、区域战争等最频发的地区之一,其间存在一个由数百个族群组成、使用有亲缘关系语言的人群,他们于远古时期由古羌集团演化而来,至今仍可从其存活的语言中探寻共同的来源关系。本文从历史...
关键词:藏羌彝走廊 藏缅语族 羌语支语言 发生分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