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关键词=《大清民律草案》 "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清末法现代化的历史追溯——兼论《大清草案》的法源缺陷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43-50,共8页吴磊 眭鸿明 
1840年鸦片战争揭开了传统中国向近代转型的序幕,同时也催生出清末法制领域的一场重大变革。这一时期,西方法思想与近代法典大量传入中国,中国法由此开启了迈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国法现代化发端于《大清草案》的编订,商品...
关键词:法现代化 清末修 大清草案 法源 法典 
近代中国法法源及其适用原则简论被引量:7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82-87,共6页韩冰 
法法源及其适用原则是清末《大清草案》规定的第一个统领法的基本原则。通过探讨其在我国近代法史上的传承发展经验,可以为我们现今事立法提供历史鉴镜。
关键词:近代 中国  渊源 适用 大清草案 习惯法 
晚清制定法典的始末及史鉴意义被引量:2
《法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8年第4期15-26,共12页张晋藩 
晚清修期间,制定了《大清草案》,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独立的草案。在制定的过程中,既进行了舆论宣传,也开展了事习惯法的调查,但由于时间匆促,一些重要的事习惯法并未融入草案当中。这部草案以西方法为依据,与中...
关键词:   大清草案 
大清草案》对中西法的整合
《人法治》2018年第8期80-81,共2页张晋藩 
中国古代国情、社情决定了事法的发展是迟缓的,俞廉三、刘若曾在《前三编草案告成奏折》中所说:“各朝凡户婚,钱债、田土等事,摭取入,至今未替”,是符合中国事法发展实际的。所以,《大清草案》标志着中国固有法的...
关键词:大清草案 近代 整合 中西 事法 发展 固有 中国 
论契约自由原则在近代中国法中的确立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8年第3期1-5,共5页韩冰 
契约自由原则是近代三大法原则之一,其在近代中国法中最早确立于《大清草案》。重新审视近代法最初对契约自由原则在理论与立法技术方面的继受,对于我们现今研究契约自由原则的"自由"与"限制"的维度,仍有着深远的理论价值与...
关键词:契约自由观念 契约自由原则 大清草案 
论近代中国法变迁中的所有权绝对原则被引量:2
《河北法学》2011年第1期99-103,共5页韩冰 
所有权绝对原则是近代三大法原则之一,其在近代中国法中最早确立于《大清草案》。虽然所有权绝对原则在晚清没有发挥实际效用,但其后的《草案》和《法典》继受了此项法原则。重新审视该原则在我国近代法中无...
关键词:所有权绝对原则 大清草案 近代法史 
论《大清草案》的积极意义及历史局限性
《江东论坛》2017年第3期28-32,共5页丁德春 
法法典化是近代大陆法系国家资本主义立法的重要内容,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发展和市社会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晚清时期为了“富国强兵”,进行了近代法制的变革,其中《大清草案》的编纂完成是其变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关键词:大清草案 历史局限性 积极意义 国家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制度 法法典化 大陆法系 社会 
初大理院事裁判中的“条理”被引量:7
《法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22年第6期35-51,共17页段晓彦 
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一般项目(20SFB2003)“初大理院对《大清草案》的适用研究”
初在无法典的特殊历史条件下,“条理”是大理院事裁判中位居第三顺位但适用最多的法源,它包括《大清草案》、一般法原则、外国立法例、传统人情义理、学说和判例。大理院对“条理”的适用主要包括对旧的改造和新式法理的...
关键词:大理院 事法源 条理 大清草案 
如果徐悲鸿遇上离婚冷静期
《传奇故事(百家讲坛)(蓝版)》2020年第8期16-16,共1页阿舒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离婚基本都由男性主导,所谓“七出三不去”,针对的都是女性。开启离婚法条例近代化进程的是《大清草案》,第一次设置了“两愿离婚”,也有诉讼离婚。结束婚姻不再是男性单方面享有的权利,但还没实行大清就完了。
关键词:诉讼离婚 大清草案 七出三不去 近代化进程 冷静期 两愿离婚 男性主导 条例 
法典》背景下工程建设中的专利侵权思考
《上海建桥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73-76,92,共5页严驰 
一、引言2021年起正式施行的《法典》分为七编,包括附则共计1260条,是我国事法规范的集大成者。1911年《大清草案》诞生以来,中国法典的编纂已经走过了百年的历程。法作为人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与广大人的切身利益紧...
关键词:法典》 事法规范 法制建设 法典 大清草案 专利侵权 基本行为准则 当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