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关键词=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 "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对虾病毒IHHNV衣壳蛋白的克隆表达新型双抗夹心ELISA的高效检测被引量:1
《应用海洋学学报》2018年第3期418-425,共8页于衬 刘国胜 杨茗涵 杨丽容 陈明谅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海三科2017005);江苏省水产三新项目资助项目(D2015-11-5)
通过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克隆IHHNV衣壳蛋白基因并构建原核表达载体,筛选抗原特好的多肽免疫兔以制备高效的特异IHHNV多克隆抗体,最终建立高效的检测对虾IHHNV的新型双抗夹心ELISA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成功表达了对虾病毒IHHNV衣...
关键词:海洋生物学 传染性皮下造血组织坏死病毒 原核表达 衣壳蛋白 多克隆抗体 ELISA 
对虾传染性皮下造血组织坏死病毒编码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
《海洋与湖沼》2016年第1期205-212,共8页陈沈雪 魏永伟 苗亮 陈炯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12AA020101号;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项目;2013C03045-1号;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4A610182号
采用Matchmaker酵母双杂交系统,将对虾传染性皮下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nfection hypodermal and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HNV)编码蛋白NS1、NS2和CP序列分别构建到酵母猎物载体p GADT7和诱饵载体p GBKT7上,分别转化至酵母AH109...
关键词:传染性皮下造血组织坏死病毒 编码蛋白 相互作用 自身互作 酵母双杂交 
凡纳滨对虾3种主要病毒和虾肝肠胞虫在辽宁地区的流行情况分析被引量:28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7年第2期150-154,共5页王博雅 王力 刘美如 叶仕根 黎睿君 李华 李强 
辽宁省海洋渔业厅重点攻关项目(201402)
为解决近年来辽宁地区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病害频发的问题,于2015年8月从辽宁省盘锦、营口地区26个发病的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中随机采集病虾样本,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对虾传染性皮下造...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 传染性皮下造血组织坏死病毒 白斑综合征病毒 桃拉综合征病毒 虾肝肠胞虫 
凡纳滨对虾病毒疾病其防治措施被引量:1
《现代农业科技》2022年第3期205-210,共6页孙美超 曹梅 王兴强 钱诗悦 卢雪旎 李永 
江苏省科技厅政策引导类计划(苏北科技专项)(SZ-LYG202038)。
随着凡纳滨对虾集约化养殖程度不断提高,养殖过程中所发生的病害日趋增多和日益严重,其中以病毒疾病所造成的损失最为严重,也最难治理。基于此,本文选取了凡纳滨对虾养殖过程中3种常见且危害较大的病毒,对其基本情况进行了简要的概述...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 白斑综合征病毒 传染性皮下造血组织坏死病毒 虾血细胞虹彩病毒 防控措施 
南美白对虾传染性皮下造血组织坏死病毒相关基因的微卫星标记研究被引量:1
《生物技术通报》2011年第4期56-59,69,共5页许友卿 辛文伦 陈晓汉 陈秀荔 丁兆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571448);NSFC-RSE国际合作项目(30711130272);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桂科自0728014,桂科自0728011);广西大学重大项目(CC150008,CC150009);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广西区公益研究项目(2060302CXIF-2009-02),桂科基(0836028)
传染性皮下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nfectious hypodermal and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HNV)是南美白对虾养殖中最普遍的虾病毒之一。它能引起生长缓慢和畸形,通称矮小畸形综合症(RDS)。分子标记是研究抗病基因的有效手段之一,微卫...
关键词:传染性皮下造血组织坏死病毒 分子标记 微卫星 南美白对虾 
对虾传染性皮下造血组织坏死病毒实时荧光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应用被引量:4
《热带生物学报》2016年第3期307-313,共7页李红梅 江晓 任春华 赵哲 胡超群 
广东省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专项项目(GD2012-B03-003);广东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014B030301064);"海洋微生物功能物质其开发利用的研究"项目资助(KSCX2-EW-G-12B)
笔者研究构建了一种基于ESE-Quant tube scanner设备的新型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IHHNV检测方法,评价其敏感、特异、反应速度和实际检测结果。结果表明,IHHNV实时LAMP检测方法在63...
关键词:传染性皮下造血组织坏死病毒 实时荧光LAMP ESE-Quant TUBE SCANNER 
苏北地区凡纳滨对虾3种主要病毒的分离快速鉴定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第3期9-14,共6页钱诗悦 王兴强 孙美超 曹梅 刘栩华 朱碧莹 李永 叶建生 
江苏省政策引导类计划苏北科技专项(SZ-LYG202038);江苏海洋大学2022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从连云港和盐城等地收集了来自不同对虾养殖池塘的587个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样本,采用基因芯片快速检测技术对样本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传染性皮下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nfectious hypodermal ...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 白斑综合症病毒 传染性皮下造血组织坏死病毒 虾血虹彩病毒 分离 快速鉴定 
传染性皮下造血组织坏死病毒致病研究进展被引量:10
《渔业科学进展》2018年第3期167-172,共6页闫冬春 陈博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01929);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1M501170)共同资助~~
传染性皮下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是一种分布较广、危害较大的对虾病毒,已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须向其申报的甲壳类重要疫病病原。IHHNV在我国已形成了一定的流行趋势,目前仍是严重危害我国养殖虾类的重要病毒。本文从IHHNV...
关键词:传染性皮下造血组织坏死病毒 致病 宿主 病毒干扰 
传染性皮下造血组织坏死病毒对南美白对虾仔虾的人工感染研究被引量:2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第2期151-156,共6页王静静 于吉悦 侯子豪 常林瑞 李婷 闫冬春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ZR2019MD020)。
传染性皮下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是危害对虾养殖产业的重要病原之一,其分布广泛,危害大,感染强,给对虾养殖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IHHNV对宿主的致病与宿主的年龄、大小密切相关。本文通过人工投喂的方式对健康南美白对虾仔虾...
关键词:传染性皮下造血组织坏死病毒 南美白对虾仔虾 人工感染 
Molecular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Infectious Hypodermal and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 and Taura Syndrome Virus in Penaeus Vannamei Cultured in China被引量:3
《中国病毒学》2007年第5期380-388,共9页Cong ZHANG Jun-fa YUAN Zheng-li SHI 
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973 project (2006CB101801)
The Infectious hypodermal and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HNV) and Taura syndrome virus(TSV) are two important shrimp viruses in cultured shrimp in America.These two viruses were transmitted to China at the beginni...
关键词:中国 流行病学 基因变异 传染性皮下造血组织坏死病毒 桃拉综合征病毒 南美白对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