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关键词=侵华时期 "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回顾日寇侵华时期的文化罪行
《北京文史》2005年第2期14-15,共2页李滨声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寇在进一步武装侵略中国的同时,又通过各种反动宣传手段,包括利用北京当地的风俗民情,举办多种所谓文化活动,奴化中国人民,破坏中国的文化。现就记忆所及略述一二。
关键词:文化活动 侵华时期 日寇 罪行 中国人民 卢沟桥事变 宣传手段 风俗民情 侵略 
信息链接
《档案与社会》2012年第4期46-48,共3页
●巴林左旗档案局征集日寇侵华罪证图片资料进馆日前,考古部门在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辽上京皇城遗址内“日月宫”考古发掘现场,发现了40余枚日军侵华时期所使用的手雷。这批手雷是揭露日寇侵华罪行的有力证据,赤峰市巴林左旗档案局...
关键词:信息链接 赤峰市巴林左旗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资料 日寇侵华 考古发掘 资料征集 侵华时期 
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时期在东北的经济掠夺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4期120-125,共6页陆秀清 
帝国主义是按其经济、军事实力瓜分世界的。后起的日本同美国一样,也靠侵略战争和掠夺殖民地发迹。随着资本的集聚就疯狂地向外扩张。在其向外推行扩张计划、同欧洲列强争夺以中国为重点的亚太地区、重新瓜分世界领土的激烈斗争中,遭到...
关键词:侵华时期 日本帝国主义 经济掠夺 伪满洲国 经济统制 会社 伪政府 以战养战 向东北 战争 
谁是掠夺中国国宝最多的国家
《政工学刊》2008年第5期63-63,共1页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世界上47个国家超过200家博物馆中,就展示着160多万件中国国宝,而散落在海外民间的中国国宝更是不计其数。日本是第一个掠夺中国文物也是掠夺最贪婪的一个国家。日本开始掠夺中国的国宝始于明代的倭寇,真...
关键词:中国 国宝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侵华时期 八国联军 古代文书 博物馆 文物 
侵华日军华中“慰安妇”罪行新证被引量:1
《档案与史学》2003年第1期39-46,共8页陈正卿 
关键词:日本 侵华时期 抗日战争 "慰安女"制度 证据 
曹吉隆及其档案简介
《档案与社会》2013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曹吉隆系日本侵华时期活跃于商都县的一位知名文化人。原籍大同省阳高县。民国二十年(1931)被商都县清乡局委任为事务员;民国二十一年(1932),于商都县第二期注音符号讲习班毕业;成吉思汗纪元733年(1938),任商都县公署第二区...
关键词:简介 档案 商都县 侵华时期 注音符号 成吉思汗 小学校 日本人 
日本的毒化政策和奴化教育
《文史月刊》2013年第12期24-27,共4页
征服一个民族,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掠夺她的经济使其贫穷,毒化她的肌体使其赢弱,摧残她的文化乃至母语使其失去信仰。这是日军的信条,也是他们在侵华战争中的一贯手段。最终。炎黄子孙给了他们响亮的一记耳光,提醒他们“中华民族是永...
关键词:毒化政策 侵华时期 奴化教育 日本 中华民族 侵华战争 日军 
侵华时期日本在我国设立的地质调查机构:来自全国地质资料馆馆藏史料的梳理与挖掘
《中国矿业》2017年第S2期73-77,84,共6页商云涛 齐钒宇 贾丽琼 孔昭煜 李晓蕾 高学正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全国地质资料汇聚与数据整理"资助(编号:121201004000150018)
侵华时期,日本政府、军部、财阀三位一体调动国内资本涌入沦陷区,进行资源的掠夺与开发。全国地质资料馆里保存有大量抗战时期,日本为掠夺我国矿产资源所形成的日文地质矿产资源调查资料。本文通过对全国地质资料馆馆藏的2 332档日文地...
关键词:侵华时期 地质调查 机构 
“流亡”古钟的“归家”之路
《信息导刊》2005年第31期38-39,共2页李宁源 杨奇旋 
7月22日,铸造于清朝光绪十年的天津塘沽大钟终于回归中国,结束了它在英国整整105年的流亡史。这口大钟于八国联军侵华时期被英军作为战利品运回英国,流落海外的时间里,它被多次盗走,又被幸运地寻回,二战时期,它险遭砸碎铸铁的命...
关键词:流亡 古钟 侵华时期 八国联军 二战时期 英国 
九岁十岁时的抗日行动
《家庭教育(中小学版)》2015年第9期4-5,共2页张锦贻 
201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全民奋起、救亡图存的伟大壮举。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我刊的老作者、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锦贻老师专门撰写了她自己亲历的一段童年时的抗日小故事。尽...
关键词:抗日战争胜利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岁时 中国人民 中华民族 救亡图存 侵华时期 中国民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