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关键词=保路运动 "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罗姓族谱背后的生死故事
《中国西部》2008年第5期96-107,共12页罗光德 巨渲(摄影报道) 
在雅安市雨城区严桥古镇新和村,罗氏老祠堂已有273年的历史。2008年4月4日,我国第一个法定的清明节假日。罗姓家族的后人们纷纷从各地赶来,参加这里举办的“纪念四川保路运动100周年筹备会暨罗氏宗亲祭祖寻亲联谊大会”。老祠堂全部...
关键词:故事 中国近代社会 生死 族谱 保路运动 精神家园 重大事件 辛亥革命 
晚清阻击生死线:四川保路运动(四)
《传奇故事(百家讲坛)(红版)》2011年第1期62-69,共8页张永久 
【上期回放】清末连续发生的中日、中俄、中法战争,均以中国人的屈辱而收场,战争唤醒了国人,要求中国采用立宪政体的呼声越来越高。1910年,清廷与日、俄、英、法等国再起争端,清政府一以贯之的软弱态度遭受到立宪派的猛烈攻击,
关键词:保路运动 四川 生死 晚清 中法战争 中国人 立宪政体 一以贯之 
川鄂两省保路运动的不同之处(上)被引量:3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28-30,共3页陈文 
四川的保路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舆论宣传,有较为严密的组织,湖北则在这些 方面弱于四川。四川革命党人积极自觉地介入保路斗争,湖北革命党人则对保路斗争很少表 现出热情和兴趣。
关键词:保路运动 四川 湖北 
“四川军政府”称谓质疑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94-95,共2页王东 
“四川军政府”称谓质疑王东在1911年四川人民所掀起的遍及全省的保路运动中,由于清王朝的倒行逆施,引起了全川人民的强烈反对。各地武装起义风起云涌,纷纷建立起独立于清王朝的新政权。成都是清王朝在四川的统治中心,立宪派和...
关键词:军政府 四川 辛亥革命研究 辛亥革命史 保路运动 都督府 大学学报 罗纶 清王朝 政权性质 
晚清阻击生死线:四川保路运动(五)
《传奇故事(百家讲坛)(红版)》2011年第2期68-73,共6页张永久 
【上期回放】铁路国有的消息虽说早已开始风传,但是当诏书真正传到成都时,四川咨议局和川汉铁路公司里的那些立宪派头面人物个个面面相觑,不知道该如何办才好。
关键词:保路运动 四川 生死 晚清 铁路公司 立宪派 咨议局 
赵尔丰:殒命于辛亥巨变的清廷最高级官员
《人物》2011年第5期29-31,共3页十年砍柴 
1911年12月22日(农历辛亥年十一月初三)清晨,宣布脱离清王朝自治不到一个月的"大汉四川军政府"首府成都,寒意袭人。平日此刻,街市上行人稀少,今天却大不一样,城中心皇城明远楼前,一队军人押着一个只穿内衣、留着辫子。
关键词:赵尔丰 军政府 四川人民 高级官员 清廷 辛亥年 保路运动 赵尔巽 川汉铁路 成都 
辛亥革命第一枪在成都打响
《四川社科界》2008年第3期3-6,共4页姜荣耀 
话还得从四川保路运动说起。1903年.四川总督锡良奏请清廷.允许川人自办川汉铁路(湖北宜昌至四川奉节)。在日本留学的川籍学生蒲殿俊、罗纶等积极筹募股金.为川民作出表率。1905年广安籍蒲殿俊到日本留学组织川籍学生300多人,积...
关键词:辛亥革命 四川总督 成都 川汉铁路 日本留学 铁路公司 保路运动 湖北宜昌 
巴风蜀韵
《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04年第1期60-61,共2页谭晓钟 
关键词:巴蜀文化 国号 青铜时代文化 四川盆地 红层盆地 成都平原 川西平原 保路运动 铁路风潮 蜀王 西汉王朝 重庆 王右木 蜀族 
保路运动:一场混沌不清却无可避免的大众动员
《廉政瞭望》2011年第18期21-23,共3页宋石男 
清廷铁路国有政策合理但不合情,也未必合法。四川士绅先出于私利自保,后抱着公义动员大众。同盟会暗中策应,哥老会揭竿而起。一场混沌而必然的集体动员遂巨浪掀天。
关键词:保路运动 大众 混沌 同盟会 哥老会 士绅 
谁为武昌起义提供的经费
《党史纵横》2007年第9期49-50,共2页马崇俊 王玉 
1906年,清廷抛出“预备立宪”,其实质是为了加强皇族的权力,立宪派对此极为不满。1908年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相继去世,年仅3岁的宣统皇帝溥仪即位,其父载津摄政。1911年5月清政府公布内阁名单,其中满人9名(7名皇族成员)、汉人4...
关键词:武昌起义 经费 光绪皇帝 预备立宪 慈禧太后 商办铁路 保路运动 立宪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