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关键词=固氮 "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2种栽培环境对铁皮石斛内生细菌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4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20年第2期284-290,共7页余望寅 姚冠 扎西拉姆 普琼 刘京晶 周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603228);浙江农林大学学生科研训练项目(KX20180046)。
【目的】揭示不同栽培环境对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tenatum内生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解析与石斛多糖含量存在潜在关联的功能菌种。【方法】针对温室人工基质培养和仿野生立木附生培养2种栽培体系下的铁皮石斛C9品系根、茎、叶等各部组织...
关键词:林木育种学 植物内生细菌 多样性 固氮 菌群分析 石斛多糖 
豆科植物结瘤固氮研究进展被引量:3
《草业科学》1991年第3期1-4,共4页洪锐民 雷耀平 
本文根据近年生物固氮方面研究的有关文献,综述了豆科植物结瘤固氮的研究情况,对根瘤菌新的认识及近几年发现的大豆快生型根瘤菌等,同时说明豆科植物根系所分泌的外源凝集素与根瘤侵染间的关系,还讨论了豆血红氮白和氢酶对豆科植物结瘤...
关键词:豆科植物 固氮 结瘤 根瘤菌 
“气候变化、温室气体减排与土壤固碳固氮”专题征文通知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年第5期945-945,共1页
农业碳氮循环是全球碳氮循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温室气体的减排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大意义,为了交流我国在农业碳氮循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关键词:温室气体减排 全球气候变化 征文通知 专题 固氮 固碳 土壤 碳氮循环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在华癸中生根瘤菌与紫云英共生固氮作用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8
《中国科学基金》2001年第5期302-305,共4页周俊初 史巧娟 谢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最初足从维多利亚多管水母(Aequoria victoria)中发现的发光蛋白[1]。天然GFP的生色团由65—67位Ser-Tyr-Gly的氨基酸残基组成,并经环化和脱氢形成一个咪唑环[2]。其最大激发峰为395nm,在47...
关键词:紫方英 共生 结瘤 固氮 基因表达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华癸中生根瘤菌 启动子探针载体 原位监测 分子遗传学 
土壤杆菌固氮生理特性研究被引量:5
《微生物学报》1994年第5期385-392,共8页王丽 张静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院长基金的部分资助
对根癌土壤杆菌C58/pGV3850菌株的固氮生理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菌具有自生固氮活性,其固氮活性的最适pH为8.0,温度为30℃.固氮活性在对数生长后期(14h)最高,延缓期和静止期乙炔还原活性较低.该菌株好氧,通过氧呼吸和吸氢酶的作用达到避...
关键词:根癌土壤杆菌 固氮 土壤杆菌 
大豆固氮遗传的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1996年第3期18-20,共3页王玉峰 窦新田 李新民 
栽培大豆杂交,其F2代的结瘤指数、单瘤重和植株全氮(%)都有超亲现象,其综合等级指数则只有杂交优势,杂交后代固氮遗传力较低,受环境影响稍大。
关键词:固氮 结瘤指数 单瘤重 遗传力 大豆 
基于化学学科素养的元素化合物教学设计--以“氮及其化合物”为例被引量:1
《化学教与学(下半月)》2021年第9期27-29,共3页黄澎清 
以一氧化氮作为真实情境,以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为依托,通过实证探究一氧化氮的存在、产生、价值,认识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了解固氮的价值,体会氮循环的意义。最终帮助学生形成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化学思维视角,形成辩证看待化学物质的思维...
关键词:一氧化氮 氮及其化合物 转化 固氮 循环 
不同阶段施用氮肥对大豆氮吸收及固氮的影响被引量:16
《中国油料》1996年第4期45-48,72,共5页甘银波 陈静 邱正明 
国家人事部留学回国人员资助基金;湖北省农科院青年科学基金
以两种不同基因型的大豆品种为试材,研究不同阶段施用氮肥对大豆吸氮及固氮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氮肥的施用时间对大豆氮吸收、根瘤干重及固氮,具有重要影响。仅施25kg/hm2的启动氮,两个大豆品种都获得了最高的根瘤干重和...
关键词:大豆 氮肥 氮吸收 固氮 
豆角高产栽培技术
《农民致富之友》2013年第11期20-20,共1页鲁国燕 瓮冀华 
豆角也叫豇豆,其习性和栽培技术和四季豆相似。豆角的生长特点虽然有根瘤菌能固氮,但它们是以嫩荚及嫩豆粒为收获物的,所以氮素供应不可少,尤其是前期。氮:磷:钾=1:0.6:1.3,微量元素钼能促进根瘤旺盛发育,豆类对硼、
关键词:高产栽培技术 豆角 生长特点 氮素供应 微量元素 根瘤菌 四季豆 固氮 
根际分隔对玉米/豌豆间作种间竞争及豌豆结瘤固氮的影响被引量:15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6年第6期177-183,共7页李娟 王文丽 赵旭 孙建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豆科/禾本科间作促进豆科作物结瘤固氮机制研究"(31160102)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玉米/豌豆间作条件下,两种施氮水平(0、0.15 g·kg^(-1))及三种分隔方式(不分隔、塑料膜分隔、尼龙网分隔)对玉米、豌豆生长及豌豆结瘤固氮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玉米/豌豆间作后对玉米的生长和养分的吸收有...
关键词:间作 玉米/豌豆 根际分隔 种间竞争 固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