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关键词=妨害作证 "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妨害司法若干犯罪研究
《河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65-67,共3页赵新河 
我国刑法规定了十余种妨害司法的犯罪,这些罪相互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实践中易于同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混淆。本文根据刑法、相关法律规范和司法解释,对这类犯罪的正确认定进行辨析和研究。
关键词:伪证 妨害作证 打击报复 包疵 诬告 
李××妨害作证罪一案引发的法律思考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年第10期129-130,共2页王方宝 
妨害作证罪的增设对打击妨害作证行为,维护法律尊严、保障社会稳定尤其是保障司法机关的正常起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刑法关于妨害作证罪的规定还存在许多实践性缺陷,导致妨害作证罪在具体的案例应用中还存在标准不统一的问...
关键词:妨害作证 妨害作证 作伪证 
“假立功”案件中本犯的刑法评价
《中国检察官》2024年第14期72-74,共3页方凡 朱晓芹 偰锦良 
“假立功”案件中,本犯以贿买等手段教唆司法工作人员伪造证据,在尚未达到受贿罪立案追诉标准之下,司法工作人员构成徇私枉法罪(正犯),“假立功”本犯构成徇私枉法罪的教唆共犯。同时,“假立功”本犯指使他人就“提供虚假证明营造具有...
关键词:假立功 妨害作证 社会危害性 想象竞合 
酒后驾车连环撞? 指使他人作伪证
《楚天法治》2019年第32期86-86,共1页魏晓晓 
酒后驾驶小轿车,接连发生三起交通事故后逃离现场,最后以唆使的方式指使他人冒充肇事车辆驾驶员.近日,经宜城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黎某某危险驾驶、妨害作证案,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元.
关键词:提起公诉 肇事车辆 酒后驾驶 妨害作证 酒后驾车 作伪证 交通事故 危险驾驶 
教唆共同犯罪人包揽罪责的行为定性——评王某某故意伤害、妨害作证被引量:4
《青少年犯罪问题》2014年第4期42-47,共6页何萍 
上海市高校一流学科(华东政法大学刑法学)建设计划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妨害作证罪是1997《刑法》设立的罪名,从罪状的表述内容看,该罪的犯罪主体、行为方式、行为对象都相当宽泛,并无特定的限制。然而,教唆共同犯罪人包揽罪责、包庇同伙的行为不应当构成妨害作证罪,因为这种行为本质上属于不如实供述行为...
关键词:妨害作证 禁止重复评价 自证其罪 期待可能性 
有感于律师“不懂法”
《人民公安》2003年第14期62-62,共1页成戈 
广西钦州市某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某在担任涉嫌强奸罪的嫌疑人程某的辩护人时,在刑事诉讼中,为了帮助程某开脱罪责,逃避法律的追究,先后多次引诱被害人邓某翻供,在他的引诱下,被害人到检察院改变原陈述被强奸的事实,严重妨害了刑事诉讼的...
关键词:事务所律师 被害人 刑事诉讼 《阅微草堂笔记》 妨害作证 强奸罪 开脱罪责 广西钦州 恶劣影响 检察院 
从李庄案看辩护人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的认定被引量:28
《法学》2010年第4期22-33,共12页孙万怀 
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刑事政策与刑法的基本关系研究"(课题编号:09SFB2023);上海市刑法学重点学科资助
从法条关系的角度以及现实适用来看,辩护人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职业歧视的结果。现实中所出现的一些判例固然可能是罪名本身的问题,但是也可能是对于罪名理解偏差所致。辩护人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之所以是结果犯,...
关键词:李庄 辩护人 伪造证据 妨害作证 
关于律师犯罪的几个问题
《中国检察官》1999年第4期42-42,共1页曾亚波 
一、律师的工作性质和身份界定 依据《律师法》规定,律师不再是国家工作人员,律师事务所是向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中介组织”。但是,由于现有的律师事务所隶属关系并不一致,单位性质和人员身份也不能一概而论。也就是说,律师事务所仍有...
关键词:律师事务所 非国家工作人员 事务所律师 妨害作证 辩护人 涉嫌犯罪 妨害证据 犯罪主体 受贿罪 身份界定 
内蒙古:着力打造酒检监管“科技引擎”
《道路交通管理》2022年第6期70-71,共2页李奕琛(文/图) 贾培艳(文/图) 
2011年“醉驾入刑”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交通管理局周密部署、狠抓落实,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维护了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取得了显著效果。但随着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查处力度的加大,徇私枉法、妨害作证、伪造证据等新问题隐蔽、复...
关键词:违法犯罪行为 法律的权威 徇私枉法 伪造证据 醉驾入刑 着力打造 妨害作证 交通管理局 
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考察被引量:4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82-89,共8页杨金彪 
现行刑法第306条——判处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的立法根据在于,该罪行具有侵害国家司法作用的高度危险。由于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在刑事诉讼中的特殊作用,决定了该罪行应当从重处罚。引诱行为的实质内容在于使证...
关键词:辩护人 诉讼代理人 毁灭伪造证据 妨害作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