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关键词=易化作用 "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侧脑室及隔核内注射L-NNA L-arg后对大鼠痛阈的影响
《济宁医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23-25,共3页史为清 葛凤 王曙光 阎瑞臻 张艳霞 张道启 白波 
目的观察内源性一氧化氮对大鼠痛阈的影响。方法实验采用辐射热作为伤害性刺激,以浅麻状态下甩尾潜伏期(TEL)为测痛指标,观察侧脑室和隔核分别微量注射左旋硝基精氨酸和左旋精氨酸对痛阈的影响。结果侧脑室注射左旋硝基精氨酸痛...
关键词:一氧化氮 甩尾潜伏期 易化作用 大鼠 
用本体感受性刺激提高骨骼和兴奋性机理的实验研究
《现代康复》1998年第5期430-431,共2页安晓芳 宋洪臣 刘世文 
研究证明,电刺激家兔坐骨神经可使肱二头肌的自发肌电增多,由此刺激大脑皮层运动区诱发的肌电反应持时延长。表明本体性刺激对不同脊髓节段的骨骼肌均有易化作用。切断皮层感觉区运动区的纤维联系后发现上述现象消失。提示本体性刺激...
关键词:本体感受性 刺激作用 骨骼 兴奋性 坐骨神经 易化作用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新机制:脊髓背角氯离子失衡导致5-HT下行抑制作用转变为易化作用被引量:5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2年第9期679-679,共1页刘风雨(译) Aby F Lorenzo LE Grivet Z 
急性痛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过度疼痛激活内源性镇痛系统,从而有效控制疼痛。内源性痛觉调制系统如何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近年来备受关注。法国波尔多大学的研究者发现:神经损伤引起脊髓背角氯离子失衡,导致内源性5-HT系统由下行抑制转...
关键词:下行抑制 神经病理性疼痛 脊髓背角 易化作用 镇痛作用 正常小鼠 神经损伤 痛觉调制 
韦金斯基易化作用揭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1例
《心电学杂志》2005年第1期27-28,共2页石东起 
关键词:韦金斯基 易化作用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病例报告 心电图 P波 
记忆的神经药理学研究
《心理科学进展》1983年第1期32-39,共8页杨方中 
引言药物影响记忆可能有两种方式:(1)药物作用使机体一般机能状况变化而影响记忆。(2)药物作用于与记忆有关的神经结构,使机体的神经机能状态变化而影响记忆。神经药理学研究主要着重于后一种方式,希望因此有助于揭示记忆的神经生物学本...
关键词:记忆过程 蛋白质合成抑制剂 长期记忆 易化作用 药物作用 药理学研究 改善记忆 记忆形成 分辩学习 神经递质 
本体感受性刺激增强肢体骨骼肌运动能力的机理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5年第5期462-464,共3页刘敏芝 黄民 宋洪臣 刘世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前文[1]已证明,电刺激家兔坐骨神经可使肱二头肌的自发肌电增多,由此刺激大脑皮层运动区诱发的肌电反应持时延长。表明本体感受性刺激对不同脊髓节段的骨骼肌的兴奋性和主动运动均有易化作用。本文进一步对此现象的产生机理进行了...
关键词:本体感受性刺激 易化作用 大脑皮层 骨骼肌 
鹿茸醇提取物对大鼠海马长时程增强的易化作用被引量:4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9年第5期401-403,共3页贺文彬 张俊龙 薛薇 胡金凤 王晓峰 陈乃宏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70023037);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重大专项(2008ZX09101);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2006011101);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2007021043)
目的研究鹿茸醇提物对海马CA3区Schaffer侧枝-CA1区通路长时程增强的影响。方法采用立体定位仪固定大鼠头部,按照脑立体定位图谱确定刺激电极坐标和记录电极坐标,在体电生理技术检测海马CA1区长时程增强。本研究共包括3组实验,LRE和LRW...
关键词:鹿茸醇提物 海马突触可塑性 长时程增强 易化作用 大鼠 
室性期前收缩致室内超常传导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1999年第4期223-224,共2页王瑞雪 王家标 
患者女,60岁。因心慌、胸闷2年,高血压病史1年。以高血压病、冠心病住院。查体:神志清楚,口唇无绀,颈静脉无怒张,甲状腺不肿大,双肺呼吸音清。
关键词:超常传导 室性期前收缩 魏登斯基现象 易化作用 P波 LBBB 甲状腺不肿大 山东省枣庄市 QRS波 窦性 
房室结慢径路发生的韦金斯基现象1例
《心电与循环》2020年第6期611-613,共3页张录兴 张荣 王芬 刘豆豆 杨雪丽 董晨 
房室结双径路的快径路和慢径路传导除了以不典型文氏现象表现以外,还可以在快径路和慢径路发生二度2∶1房室传导阻滞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时表现出来,当快径路和慢径路分别发生二度2∶1房室传导阻滞,适时的室性期前收缩发生,就会使房室发...
关键词:室性期前收缩 慢径路 房室结双径路 电生理特征 韦金斯基现象 不典型文氏现象 心电图表现 易化作用 
几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伴房室、束支韦登斯基现象1例
《中国实用心电杂志》1998年第2期149-150,共2页仪忠直 王受金 
患者男,65岁。因反复晕厥8天,加重1天,于1997年9月15日入院。临床诊断: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阿—斯氏综合征。心电图检查(附图):上下条为Ⅱ导联连续记录。P波直立,P—R间隔0.60s,频率100次/min,心室率54次/min,Q—T间期0.64s。
关键词:韦登斯基现象 左束支阻滞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阻滞区 P波 窦性激动 易化作用 反复心律 文氏型 超常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