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关键词=机插密度 "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光身软香稻嘉58密度试验
《浙江农业科学》2015年第8期1176-1177,共2页陈生良 应小平 
通过对光身软香稻嘉58不同种植密度试验研究,明确了光身软香稻嘉58的最佳播种时间和种植密度,即在5月底播种,密度采用25 cm行距、16 cm株距,穗粒结构合理,有利于获得高产。
关键词:光身稻 嘉58 密度 产量 
稻虾共作模式下不同栽密度对丰优香占群体结构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2
《江苏农业科学》2021年第3期66-71,共6页姚义 张明伟 陈京都 唐建鹏 谢成林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编号:NY-249);扬州市粮食绿色增产“1120工程”项目。
为提高稻虾共作模式下水稻产量及其经济效益,以常规秧种植模式为对照(CK),研究稻虾共作模式下,不同栽密度下,丰优香占群体结构、产量以及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稻虾共作模式的结实率和千粒质量略有提高,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理论...
关键词:稻虾共作 密度 产量 品质 水稻 
早籼品种中组143不同密度比较试验初报
《浙江农业科学》2023年第10期2366-2369,共4页吴水女 潘一峰 
为了给早籼稻品种中组143在越城区进一步推广种植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对该品种进行了不同密度对比试验,记载该品种在越城区气候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包括分蘖动态、生育期、经济性状、产量情况等;分析它们与密度之间的相关性,梳理...
关键词:早籼稻品种 中组143 密度 比较试验 产量 
早稻不同品种不同密度对比试验
《上海农业科技》2014年第1期43-44,共2页俞祥群 应武 戈长水 胡敏骏 孙越信 
2013年杭州市农发基金项目"杭州市双季稻品种搭配模式优化及高产示范"
为探寻早稻品种适宜的密度,用两种对3个早稻品种进行了不同行株距栽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甬籼69"最适宜的密度为25 cm×11 cm,"温814"、"中早39"最适宜的密度为25 cm×14 cm。
关键词:早稻 密度 品种 产量 
水稻新品种“秋优336”不同密度比较试验初报被引量:3
《上海农业科技》2018年第2期43-43,71,共2页张珍 王治雄 季青 
为给"秋优336"在浦东新区进一步推广种植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对该品种的最佳密度进行了研究和探索。结果表明,"秋优336"在浦东地区种植,以密度(株行距)为16 cm×30 cm处理的产量最高,可达12 471.15 kg/hm^2。
关键词:秋优336 密度 产量 浦东地区 
施氮量与密度对超级稻Y两优1号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9
《杂交水稻》2016年第4期47-53,共7页王玉梅 谢小兵 陈佳娜 单双吕 曹放波 高伟 李志斌 周雪峰 黄敏 邹应斌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水稻栽培与土壤岗位科学家项目(CARS-01-30)
在湖南长沙以超级稻Y两优1号为材料,研究了秧条件下栽密度和施氮量对产量表现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随密度增加而增加,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后降,密度和施氮量均通过增加有效穗数来增加产量;产量最高的处理组合...
关键词:超级杂交稻 Y两优1号 施氮量 密度 产量 氮肥利用率 
不同密度对水稻丰两优香1号产量构成的影响
《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第22期176-176,共1页金竹 
研究不同密度对水稻丰两优香1号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丰两优香1号适宜的密度为30cm×18cm,产量可达8 622.0kg/hm2。
关键词:水稻 丰两优香1号 密度 产量 
施氮量和密度对钵苗杂交籼稻C两优华占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16
《南方农业学报》2018年第8期1498-1504,共7页管正策 冯跃华 许桂玲 黄佑岗 张佳凤 牟桂婷 欧达 王玲莉 苏卫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60311);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项目(201503118-03);贵州省农业科技攻关项目(黔科合支撑[2016]2563号);贵州省生物学一流学科建设项目(GNYL[2017]009)
【目的】探明施氮量和密度对钵苗水稻氮素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为在钵苗水稻生产中选择适宜的施氮量和密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大田试验条件下,采用裂区设计,设3种密度水平(21.65万、16.84万和12.63万穴/ha)和...
关键词:水稻 钵苗 密度 施氮量 产量 氮素利用效率 
晚稻不同密度对比试验研究被引量:1
《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年第12期166-167,共2页张鑫 杨通洲 邓雅玲 舒畅 汤洪 王凯 
赫山区地处湘北平湖区,是传统的双季稻种植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及人口老龄化严重,迫切需要发展以秧为主的水稻全程械化种植技术,以稳定双季稻种植面积和提高种粮效益。水稻密度不但关系到水稻群体发育...
关键词:晚稻 密度 对比试验 
单季稻-兰溪小萝卜模式下密度对中浙优8号产量和主要性状的影响被引量:1
《浙江农业科学》2021年第2期273-274,共2页黄洪明 吴美娟 虞涛 周建霞 陈晓阳 钱秋平 陈丽平 
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CARS-01-65);浙江省粮食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2016C02050-1);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2016C02050-3)。
以中浙优8号为材料,研究单季稻-兰溪小萝卜种植模式下3个密度30 cm×17 cm、30 cm×21 cm、30 cm×25 cm对水稻生育期、产量及其他主要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密度增加,生育期缩短,有效穗、每穗粒数增多,产量增加,较高的密...
关键词:中浙优8号 单季稻-兰溪小萝卜种植模式 密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