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关键词=林语堂 "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林语堂文化情怀与故乡风物人情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2012年第2期115-117,共3页曾金华 
解读林语堂散文,不能离开对其性情、思想的了解。故乡山水的自然美的感化、家庭尤其是乐天派父亲的“爱情”、基督教文化的慈爱的滋养,这三者可以说是造成林语堂思想性格、形成林语堂文化情怀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林语堂 文化情怀 父亲 基督教文化 
1930年《开明英文读本》官司考述
《中国出版史研究》2018年第3期21-30,共10页邱雪松 
1927年,林语堂与开明书店合作编撰初中英文教科书。翌年出版的《开明英文读本》获得了巨大成功。开明书店的成功为世界书局所袭用,1930年两社就此引发了一场轰动各界的官司。本文以新闻报道、时论、广告为基本史料,还原双方在出版界、...
关键词:林语堂 开明书店 世界书局 
林语堂:幽默是一种人生的态度
《国学(吉林)》2016年第3期58-60,共3页
林语堂被尊称为“幽默大师”,他富有创造性地把英文的Humour音译为中文的幽默,从而使幽默一词在中国迅速流行开来。对此功劳,林语堂表现得很谦虚,他在自己的《八十自叙》中说:“并不是因为我是第一流的幽默家,
关键词:幽默大师 林语堂 态度 人生 创造性 
我们的生活为什么没有诗
《中学生阅读(高中读写)》2017年第4期6-8,共3页冯骥才 
林语堂在《诗样的人生》中说:“我以为从生物学的观点看起来。人生几乎是像一首诗。它有韵律和拍子,也有生长和腐蚀的内在循环。”你的人生里有诗吗?你对诗有没有特别的思考?本栏“诗之思”一辑两篇文章,从两种截然不同的角度阐述...
关键词:生活 生物学 人生 林语堂 
英国散文概观(续)被引量:1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39-43,共5页姚春树 
20世纪的英国经历了巨大的变动。两次世界大战,殖民帝国解体,英国从19世纪的世界超级大国衰落为20世纪的二等帝国了。但它毕竟是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科技飞速发展,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现代传媒相当繁盛。英国散文保有传统...
关键词:英国散文 散文创作 20世纪 随笔作家 英国随笔 随笔小品 英国小品文 英国文学史 杂文 林语堂 
美国人的行乐观
《中国新时代》2000年第3期149-150,共2页雪芹 
欢乐与痛苦,永远相生相伴。也许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说,人生就是在追求欢乐、享受欢乐、希冀欢乐重现的轮回中循环。追求现世的欢乐还是来世的欢乐,这种不同深深植根于民族性格之中。
关键词:美国人 儿童 为人生 林语堂 讽刺嘲弄 人的失败 《中国人》 勃朗特 简·爱 钱价 
一壶乡情——浅述紫砂壶“乡情”的造型设计与情感表达
《陶瓷科学与艺术》2020年第2期81-81,共1页赖继贤 
乡情是什么?乡情是深夜梦里的萦绕,是白昼间隙的思念,是舌尖的无法忘怀,是在外游子的共鸣。古往今来,托物寄情成为天涯游子思念故乡的表达,唐·王维《杂诗三首》中有"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余光中的《乡愁》说"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关键词:林语堂 紫砂壶 平和县 情感表达 
屋顶
《语文新圃》2006年第11期41-42,共2页王佳未 
关键词:屋顶 琉璃瓦 林语堂 北京故宫 样式 文化 绍兴 历史 象征 人类学家 
试论林语堂文学作品特色:中西融合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3年第4期19-20,25,共3页秦宁 
中国现代文化史中,林语堂功不可没。他集东西智慧于一身,用今人的目光阐释古人的智慧,同时以适合现代西方人口味的方式,将中国文化带到西方,又将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林语堂融合中西的思想有助于推动中国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本文从中西...
关键词:林语堂 中西融合 中庸之道 人生哲学 女性意识 
发现林幽——兼论林语堂及“林家铺子”
《新文学史料》2019年第1期102-108,共7页黄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0世纪上半叶中国自主出版的英文报刊研究"(15BTQ042);江苏省政府留学奖学金阶段性成果
引言1932年5月5日英文报刊The China Critic(《中国评论周报》)①新开设了一个专栏Oversea Chinese(“海外华人”),在阐述栏目宗旨的文章Our Aim and Scope(《我们的目标与范围》)末尾,出现了一个与林语堂英文名字缩写形式②相同的署名...
关键词:林语堂 林家铺子 英文报刊 海外华人 缩写形式 英文名字 The AIM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