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关键词=植硅体 "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植物燃烧微炭屑与植硅体的比值研究被引量:5
《微体古生物学报》2019年第1期79-86,共8页李成 李戈 李仁成 梁婉怡 温梦丹 陶欣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1867058);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16GXNSFAA380114)联合资助~~
炭屑与植硅体分析广泛应用于古环境重建研究,现代植物燃烧微炭屑与植硅体比值研究有利于认识土壤及沉积物微炭屑与植硅体的丰度与火灾和燃烧活动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利用现代草本及木本植物叶片进行开放燃烧模拟实验,分析了不同植物燃烧...
关键词:植硅体 微炭屑 燃烧模拟实验 古植被 火灾 古环境重建 
吉林敦化地区全新世泥炭沉积中植硅体分析被引量:7
《微体古生物学报》2005年第2期202-206,共5页张新荣 胡克 刘莉莉 
通过敦化吉祥泥炭沉积中的植硅体分析发现,该剖面中植硅体含量丰富,分类特征比较明显。该地泥炭中植硅体组合以示冷型植硅体占优势,温暖指数比较低,反映气候呈寒冷型,期间曾发生4次气候波动。此次研究以泥炭为信息载体,为恢复古环境、...
关键词:敦化地区 全新世 泥炭沉积 植硅体 形态组合 气候指数 
雷琼地区玄武岩发育时间序列土壤中植硅体特征及其发生学意义被引量:8
《土壤学报》2011年第3期453-460,共8页张瑾 李辉信 李德成 张甘霖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No.KZCX2-YW-4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71091;40625001)资助
对雷琼地区发育于玄武岩跨度为0.01-6.12 M a时间序列土壤中植硅体的含量和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中植硅体的含量为1.54-21.95 g kg^-1,其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从新成土到富铁土阶段急剧降低,从富铁土到铁铝土阶段...
关键词:玄武岩 土壤发生 植硅体 时间序列土壤 
太行山普通小麦植硅体记录及其生态意义
《微体古生物学报》2024年第2期185-192,共8页杨翊 顾延生 蒋明娟 邓哂茜 田林玮 郑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o.U23A2023);香港研究资助局资助的优配研究金(No.17115122)共同资助。
小麦作为全球三大谷物之一,其产量受全球气候变化直接影响。硅可以增强小麦的抗逆性,小麦植硅体的形成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本文以太行山普通小麦为例,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详细研究了小麦植硅体的主要类型(短细胞、长细胞、毛发细胞、...
关键词:小麦 植硅体 水分差异 环境 太行山 
南京直立人洞穴沉积的植硅体气候指数研究被引量:32
《科学通报》2003年第11期1205-1208,共4页王伟铭 刘金陵 周晓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997107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批准号:G2000077700)资助.
研究南京直立人产地葫芦洞内沉积中的植硅体及其气候指数,结果表明洞内植硅体组合以示冷类型居优,温暖指数较低,总的气候格局反映为偏冷型,说明洞内沉积可能在很大程度上与当时的冰期气候相联系,与哺乳动物化石所揭示的北方型动物群特...
关键词:气候指数 植硅体 南京直立人 洞穴沉积 
东北地区泥炭表土中植硅体的形态特征被引量:12
《地理科学》2007年第6期831-836,共6页张新荣 胡克 王东坡 
表土沉积物中植硅体组合研究是恢复第四纪古植被、重建第四纪古环境、划分对比地层的基础。对东北地区41个地点的泥炭表土进行植硅体分析,发现东北泥炭表土中植硅体含量丰富,主要可分为哑铃型、鞍型、扇型、帽型、尖型、齿型、棒型、方...
关键词:植硅体 泥炭表土 形态特征 东北地区 
孤山屯沼泽地晚更新世以来气候演化的植硅体记录被引量:3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3期138-145,共8页李楠楠 介冬梅 王刘奎 刘洪妍 刘利丹 陈雪松 阳金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870238;40971116);环保行业公益项目(201109067);高校基本业务费资助前瞻性项目(10JCXK010);2012年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1210200089)
东北地区泥炭以其特有的沉积学特征吸引了诸多全新世古气候研究的开展.通过选取长白山西麓孤山屯沼泽地晚更新世以来的泥炭沉积进行植硅体分析,划分出了5个植硅体组合带:Ⅰ棒型-尖型组合带,Ⅱ棒型-方型-尖型组合带,Ⅲ哑铃型-方型-鞍型...
关键词:泥炭 植硅体 古气候 代用指标 长白山区 
碱溶分光光度法测定植硅体碳含量被引量:18
《分析化学》2014年第9期1389-1390,共2页杨杰 李永夫 黄张婷 姜培坤 项婷婷 应雨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1270667);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o.LZ12C16003);浙江省林业碳汇与计量科技创新团队(No.2010R50030)共同资助~~
1引言近年来,植硅体碳作为一种了解全球气候变化潜力的稳定型有机碳已被科学工作者广泛研究[1,2]。为进一步对植硅体碳进行深入研究,开发出快速准确检验植硅体中有机碳含量的新方法变得尤为迫切。目前,植硅体碳的测定方法主要有Elementa...
关键词:分光光度法测定 有机碳含量 植硅体 碱溶 全球气候变化 科学工作者 VARIO 测定方法 
不同马尾松种源树干植硅体碳封存潜力比较被引量:4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20年第5期883-890,共8页张云晴 张振 孙凯 姜培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600494,31270667);省部共建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项目(20180207)。
【目的】植硅体封存有机碳(PhytOC)在减少大气二氧化碳含量、缓解温室效应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研究不同种源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树干植硅体碳封存潜力存在的差异,从而筛选出植硅体碳封存潜力较强的马尾松种源。【方法】...
关键词:马尾松 种源 树干 植硅体 植硅体封存有机碳 
中国竹类植物植硅体碳研究被引量:5
《世界林业研究》2019年第4期46-50,共5页张建 郭雯 漆良华 胡璇 丁霞 程昌锦 雷刚 
国际竹藤中心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专项“毛竹及主要变种生态特性研究”(1632018012)
植硅体碳(Phyt OC)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碳汇来源,由于其稳定性强、不易分解等特点,成为当今全球生物固定CO2的重要手段。植硅体碳的稳定性对全球陆地土壤碳库贡献比植硅体碳储量要大得多。文中综述了中国竹林生态系统植硅体碳的研...
关键词:竹类植物 植硅体 陆地生态系统 竹林生态系统 植硅体 中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