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关键词=江淮官话 "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客都、客家民系与文化渊源
《广东史志.视窗》2007年第6期59-61,共3页丘洪松 李凯扬 
一、世界客都的由来 客家民系是在中国长期历史中形成的汉民族内一个特别民系。客家人的根在中原,客家文化是中原古文化的延伸和扩展。中国自秦汉以后一千多年间,由于北方的游牧民族入侵或天灾战祸等原因,中原汉人多次向南迁徙,数...
关键词:客家民系 文化渊源 中原文化 客家文化 游牧民族 土著居民 取长补短 江淮官话 
九江县江洲方言的语音特点
《商》2014年第49期105-105,共1页杨柳 
描写九江县江洲方言的声韵调系统,归纳其主要的音韵特点。
关键词:江淮官话 江洲方言 语音 
晋语入声韵母的区别性特征与晋语区的分立被引量:29
《中国语文》1999年第2期103-107,共5页侯精一 
本文具体讨论晋语的入声韵母在语音历史演变中不同于非晋语的特殊表现,补充论证入声作为区分晋语区的标准所具备的分区效能。本文指出:晋语区入声韵母的区别性特征主要有以下两点:一、通摄一等入声精组字与通摄三等入声精组字今韵母读...
关键词:晋语区 区别性特征 入声韵母 江淮官话 合口呼 读音 齐齿 人声 介音 山西西部 
论《汉语方言大词典》的学术文化价值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78-82,共5页史宝金 
本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序言,简略地介绍《汉语方言大词典》的编纂过程。第二部分介绍《汉语方言大词典》的性质、规模和特色。第三部分是重点,以《汉语方言大词典》所收词目的语言资料为例证,从理论上分析阐释《汉语方言大词...
关键词:《汉语方言大词典》 《汉语大词典》 学术文化 方言词典 普通话 中原官话 民俗文化 江淮官话 方言词语 发展演变 
试论河南新蔡方言语音的一些特点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7年第4期69-70,共2页刘艳 
新蔡县位于驻马店地区尔南部,地处淮河流域,两省四市六县交界处,下辖23个乡镇,365个行政村,总面积1453平方公里,人口102万。春秋时期,蔡平侯依附楚国,建都于此,故新蔡方言往保留中原官话特点的同时,更多地接受了江淮官话的影...
关键词:方言语音 河南 语言演变 驻马店地区 淮河流域 春秋时期 中原官话 江淮官话 
旧京里的风物人情——走向消失的京片子
《神州》2012年第5S期30-34,共5页小荷 
俞平伯曾说过:"北京话是全中国最优美的语言。"然而,时光消逝,纯正的京腔京韵正在渐行渐远,连同洋溢着老北京浓郁风情的土话,已然是一段佳话趣闻。语言的流转变迁如万类霜天般悄无声息,但蕴涵在每个北京人骨子里的那种脱口秀,却能让人...
关键词:渐行渐远 俞平伯 宛平城 宛平县 江淮官话 方言词语 景语 情语 杂忆 方语 
方言指代词与复数标记被引量:12
《中国语文》2011年第3期250-252,共3页汪化云 
长江中游部分江淮官话和赣语中存在着三身代词的复数标记与指代词声韵母甚至声调都相同的现象。这类复数标记人们大多认为有音无字。
关键词:复数标记 指代词 方言 三身代词 江淮官话 长江中游 声调 韵母 
清初江淮官话正音书《坦菴天籁谱》音系说略被引量:3
《古汉语研究》2016年第1期86-92,共7页周赛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5BYY103);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项目(011-096263)
《坦菴天籁谱》是一部反映清初正音方面的音韵文献,声调为五个,六个单元音,四十六个韵母,声韵上具有明显的特点,从音系特征看,《坦菴天籁谱》可能是以扬州话为基础而形成的江淮官话读书音系统。
关键词:正音 坦菴天籁谱 江淮官话 
江淮官话韵书《字声便考》音系考被引量:4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2017年第1期181-191,共11页周赛华 
文章对《字声便考》的音系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并对音系特点做了重点分析。
关键词:江淮官话 《字声便考》 音系 清代 
明清时期的南方系官话方言及其语音特点被引量:27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81-88,117,共9页黎新第 
明清时期的南方系官话方言及其语音特点黎新第本文讨论明清两代的南方系官话方言及其语音特点,并对这些特点的历史发展作出简短的结论。一1.至少有三项证据可以表明,明代南方系官话方言客观存在。一是明人张位(隆庆二年进士)在他...
关键词:官话方言 明清时期 语音特点 全浊声母 江淮官话 中州音韵 《中原音韵》 中原雅音 本悟《韵略易通》 《古今中外音韵通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