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晏辉
机构地区:[1]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
出 处:《教育伦理研究》2020年第1期-,共36页Studies of Educational Ethic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转型期中国伦理基础变迁及其重建研究”(16AZX018)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道德哲学与伦理学似有很大不同,而这种区分只是到了康德那里才被明确地揭示出来。完成道德哲学建制所需要的致思范式乃是形而上学的,这种方式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前提的预设、核心力量的规定和生成逻辑的呈现。一种相对为好的道德形而上学乃是系统论奠基和生成论奠基的有机结合,而伦理学给出德性结构和规范体系的方式往往是静态的结构主义的,它通常不在两个前提上做预先的探讨,即人何以需要履行责任、怎样才能履行责任,而这样两个前提批判便由道德哲学来完成。以此观之,道德哲学乃是伦理学的基础,伦理学乃是道德哲学的落实,而把道德哲学和伦理学关联起来的中介则是生成论的致思方式。当我们以美德伦理学和规范伦理学为分析框架,以系统论和生成论为论证方式,深度分析和缜密论证教师伦理时,一幅整体性的意识图像就被标划出来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