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杜丽涛
出 处:《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2022年第8期44-47,共4页
摘 要: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中对第一学段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的标准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朗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四大基本任务之一。语文教育是对祖国未来人才的培养,也必然要注重对这一核心素质的培养,所以朗读教学对语文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要想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还应从低年级入手。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是中高年级朗读能力的基础。很多高段学生的朗读水平欠佳,语调平平,不会断句,没有情感,缺乏感染力。就是朗读能力没有得到良好的指导。一二年级朗读是朗读教学的启蒙阶段,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结合第一学段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朗读方法、以及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和能力入手,浅谈了几点有利于培养低段学生的朗读兴趣与方法,以及朗读能力的培养,并且重申朗读方法的重要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