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侯国庆[1] 梁秀龄[1] 黄帆[1] 陈嵘[1] 欧翠华[1] 杨春水[1] 王莹[1] 闫振文[1]
机构地区:[1]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广东省广州市 510080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广东省广州市 510080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广东省广州市 510080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广东省广州市 510080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广东省广州市 510080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广东省广州市 510080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广东省广州市 510080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广东省广州市 510080
出 处:《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年第z1期6-,共1页World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ology
基 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大项目(No.37091、卫生部及广东省共建中山医科大学"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及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960128)资助课题.
摘 要: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WD)发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通过外科手术获得3例WD患者、2例对照者的肝活检标本,利用胶原酶温育消化法分离肝细胞,并进行体外原代培养;肝细胞裂解离心后,使用6%聚丙烯酰胺凝胶行SDS-PAGE电泳,分离WD蛋白;以抗人WD蛋白抗体为第一抗体、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兔抗体为第二抗体,对肝细胞WD蛋白进行Westem-blot印迹检测,观察特异性条带数目、密度深浅和分子量大小;同时采用荧光PCR技术,筛查所有研究对象WD基因8号外显子(exon8)的突变情况,对异常者进行DNA直接测序结果WD患者及对照者肝细胞WD蛋白Westem-blot检测均表现为特异的155kDa条带,3例WD患者中1例无明显变化,另2例出现155kDa条带密度降低,仅有对照组密度的1/3~1/2,提示这两例患者的WD蛋白在肝内表达异常;荧光PCR筛查发现1例患者存在exon8Arg778Leu突变,DNA直接测序证实为2273G→TG杂合突变.结论WD基因蛋白产物在WD患者肝细胞的表达存在异常,这可能与WD基因Arg778Leu位点突变有关,直接检测WD基因蛋白产物有助于研究WD的发病机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