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意象图式视角解读李清照的《一剪梅》  被引量:1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贾红霞[1] 

机构地区:[1]广州大学外语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出  处:《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第6期73-74,共2页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摘  要:意象图式作为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概念,最早由Lakoff和Johnson在1980年出版的《Metaphors We Live By》中探讨概念隐喻时提出。意象图式理论强调的是思考时用我们的身体体验形成的形象生动的内心图像,这点与古诗词所蕴含的丰富意象有着紧密的联系。本论文以婉约派词人代表李清照的词《一剪梅》为例,尝试揭示这首词所蕴含的意象图式从而从意象图式的新视角赏析宋词并验证意象图式对古诗词语篇分析具有一定的解释力。

关 键 词:意象 意象图式 认知 隐喻 

分 类 号:I207.23[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