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红霞

作品数:12被引量:4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意象图式《一剪梅》隐喻认知语言学古典诗词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语言学研究》《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长城》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汉语实现事件的词汇化模式及认知动因——以“抓”类动词为例被引量:1
《华文教学与研究》2018年第2期74-83,共10页贾红霞 李福印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代汉语宏事件语义类型学实证研究"(13BYY01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名动连续体:基于事件表征的认知语言学实证研究"(YWF-17-SK-G-11)~~
文章采用实证方法,选取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人民日报》中"抓"类动词,探讨其表达"实现"意义的词汇化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词汇化模式多样化的认知动因。结果表明:1)"抓"类动词表达"实现"的词汇化模式呈多样性,可由卫星语素、并列...
关键词:“抓”类动词 实现事件 卫星框架语言 均衡框架语言 动词框架语言 概念化 
基于语料库方法的认知语言学研究:文献计量学视角被引量:2
《语言学研究》2018年第1期45-58,共14页贾红霞 李福印 卫乃兴(指导)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代汉语宏事件语义类型学实证研究”(13BYY012);2016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人文社科基地建设板块“语言战略与政策研究基地”项目“北京政治话语中因果关系语言表征研究”(YWF-16-WGYXY-004);北航2015“研究生教育与发展研究专项基金”(JFYS2015029);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唐诗宋词及其英译的认知诗学研究”(GD17CWW0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土家语宏事件语义类型学实证研究”(14YJC740014)的部分成果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借助文献检索系统Note Express3.2梳理了近15年(2001—2015)Web of Science收录的认知语言学论文中语料库方法的应用情况。发现:1)语料库方法主要应用于隐喻、转喻、语言本体及语言习得领域。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明显...
关键词:语料库 认知语言学 隐喻 转喻 构式搭配分析法 
土家语存现句焦点——背景语序关系的认知理据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135-143,共9页邓巧玲 李福印 贾红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汉语宏事件语义类型学实证研究"(李福印主持;项目编号:13BYY01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现代汉语宏事件语义类型学实证研究"(李福印主持;项目编号:YWF-14-WYXY-00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教育与发展研究专项基金项目"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实证研究"(李福印主持;项目编号:JFYS201502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土家语宏事件语义类型学实证研究"(邓巧玲主持;项目编号:14YJC740014)的阶段性成果
(1)土家语倾向于采用背景先于焦点的语序,与汉语相似,在认知空间关系时,均采用概括扫描的方式,相似的概念化过程体现了认知共性;(2)在表达"里/外"和"上/下"关系时,背景和焦点的某些突显性特征会影响认知过程和识解方式,当背景具有容器...
关键词:土家语 焦点—背景 语序 认知理据 
状态变化事件与实现事件的概念界定被引量:23
《外语教学》2015年第1期22-27,共6页贾红霞 李福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汉语宏事件语义类型学实证研究"(项目编号:13BYY01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英汉运动事件语义学及类型学对比研究"(项目编号:09YJA740010);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中国古典诗词英译的认知语义学视角"(项目编号:wym1110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现代汉语宏事件语义类型学实证研究"(项目编号:YWF-14-WYXY-001)的部分成果
基于Talmy(2000b)的宏事件(macro-event)概念,本文对两类易混淆的事件,即状态变化事件与实现事件,进行了概念界定。发现:深层语义上,两类事件均为运动事件隐喻扩展的类型;核心语义均包括时间和空间。两者关系如下:1)状态变化事件涵盖了...
关键词:宏事件 框架事件 状态变化事件 实现事件 
框架语义学视角下古典诗词文化意象的英译被引量:2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91-95,共5页贾红霞 
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中国古典诗词英译的认知语义学视角(wym11103)研究成果
随着文化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翻译活动中文化意象的准确传递成为当前翻译界关注的热点。基于框架语义学,探讨古典诗词中文化意象的英译。分析结果表明框架语义学对文化意象的准确传递有较强解释力,验证了框架语义学对文化意象英译的解...
关键词:框架语义学 古典诗词英译 自然文化意象 传统文化意象 
中国古典诗词英译的意象图式视角——李清照《一剪梅》英译本对比分析
《长城》2011年第8期197-198,共2页贾红霞 
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面上重点课题(项目编号:09A020)
翻译是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诗词翻译历来是一大难题。中国古典诗词是我们文化宝藏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如何在译成英文时保持它的原汁原味非常重要。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看,"翻译是以现实体验为背景的认知主体所参与的多重互动作用为认知基...
关键词:意象图式 原词 古典诗词 初词 《一剪梅》 英译本 诗词英译 译文 译语读者 意象图式理论 诗词翻译 李清照 对比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唐诗《送友人》解读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1年第7期146-147,共2页贾红霞 
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面上重点课题;编号09A020
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往的研究大多从文学和修辞的角度进行解读。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图形背景和认知隐喻理论入手,对李白的《送友人》进行认知解读,以期能为古典诗词的解读增加新的视角,从而扩大解读空间。
关键词:图形 背景 认知 隐喻 《送友人》 
可译性的认知理据——以中国古典诗词为例被引量:1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1年第5期69-71,共3页贾红霞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基于认知框架的语义分析与翻译研究"(08k-01)
中国古典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关于它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一直是争论的焦点。认知语言学的发展给翻译带来了新的视角。通过分析发现,意象图式理论和框架理论为古典诗词翻译提供了认知理据。
关键词:古典诗词 可译性 认知理据 意象图式 框架理论 
国内认知语言学与二语习得研究的新趋势——全国第二届认知语言学与二语习得学术研讨会综述被引量:4
《外国语》2011年第2期95-96,共2页贾红霞 霍明杰 李涤非 
2010年10月15日至17日,全国第二届认知语言学与二语习得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2010年常务理事会在广州大学隆重召开。本届研讨会由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和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共同主办,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研讨会由广...
关键词:二语习得研究 认知语言学 学术研讨会 研讨会综述 语言学研究 外国语学院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广州大学 
从意象图式视角解读李清照的《一剪梅》被引量:12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第6期73-74,共2页贾红霞 
意象图式作为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概念,最早由Lakoff和Johnson在1980年出版的《Metaphors We Live By》中探讨概念隐喻时提出。意象图式理论强调的是思考时用我们的身体体验形成的形象生动的内心图像,这点与古诗词所蕴含的丰富意象有着...
关键词:意象 意象图式 认知 隐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