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景德镇陶瓷学院
出 处:《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年第4期86-87,共2页Short Story
基 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翻译模因论与归化异化翻译实践研究”(编号:11WX35)资助
摘 要:一、中国文学翻译发展简介中国文学翻译始于19世纪70年代,到19世纪末期,中国掀起了第一股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的高潮,译者大多以严复(1898)在《天演论》中提出的"信达雅"作为翻译标准,提倡编译转述法。1919年,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兴起,文学翻译迎来了第二个高潮,翻译界开始不满足于简单的转述,转而致力于异化翻译,希望通过吸取外国文学的精华,改造中国陈旧的语言与社会。20世纪30年代,归化法在文学翻译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