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天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系,300072 [2]南开大学马列学院,300071
出 处:《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5期19-24,共6页Nankai Journal:Philosophy,Literature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摘 要:费尔巴哈的人本道德说对道德行为主导因素作了精辟的分析,明确表达了他关于道德行为的主体动因的见解。还就是:以“利己主义”为源本整合行为;以“爱”为意向引导行为;以“幸福”为目标节制行为;以“良善”为准则调整行为;以“牺牲”为需要确定行为。费氏的人本道德说实现了伦理观念由神到人的根本变革,为科学伦理观的形成积累了可贵的资料。但他脱离社会经济生活,更多地从生物学、生理学和抽象人性论的层次来观察问题,因而在将道德回归于人的同时,又自觉不自觉地离弃于人,这是我们在思考当代道德问题时必须防止的倾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