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彦生

作品数:38被引量:2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社会科学与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费尔巴哈列宁社会主义实践东南亚金融危机台湾经济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台湾研究》《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东南学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反思大学教育目的的两种倾向被引量:3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95-99,共5页刘彦生 吕健 
新世纪,大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大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然而,大学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迫使我们不得不对大学教育的目的进行反思,大学教育目的的功利化、工具化倾向,是造成当今大学问题的重要原因。惟有纠正这两种倾向,...
关键词:教育目的 反思 大学教育 社会发展 工具化 
提高执政党执政能力的道德维度透析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12-15,共4页刘彦生 
提高执政党执政能力对社会、对党自身有着深刻的道德内涵。党的执政目标充满立足于“为公”、“为民”的道德价值追求。能力建设体现着党对社会道德秩序的关切,适应了当前我国社会伦理关系协调的需要。通过党内民主建设将党的执政行为...
关键词:执政目标 潜在道德危机 道德关系 党内民主 中国共产党 
简论直觉顿悟的思维特征和形成基础被引量:2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236-240,共5页刘彦生 吕剑 
直觉顿悟是认识发展和科学创新的重要思维方式,文章从形式的简捷性、过程的不明确性、灵感闪现时的精神恍惚性以及直觉本质的非逻辑性、结论整体的过渡态性质等方面分析了直觉顿悟的思维特征。认识的直觉顿悟不是偶然的,其形成基础是实...
关键词:直觉 非逻辑性 “潜知” 元素再组合 
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发展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14-17,共4页刘彦生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特征,也是其发展的基本原则。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当代发展的基本理解是:科学总结社会主义实践,概括新的时代精神;科学分析现代西方哲学,从中吸取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料;科学吸收现代思维方式的合理因素,探...
关键词:人的能动性 探索性演绎法 阶级关系协调 经济全球化 
“清官意识”的政治学批判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29-32,共4页刘彦生 肖述虎 
清官意识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和伦理文化中的重要社会意识。这种意识的产生反映了权力的归属和运行以及权利的认同和实现都存在问题。权利的实现必须以权力的制度化运行为保障;权力的有效运作应该受到权利和制度的约束。社会主义政治文...
关键词:清官意识 权力 权利 权利救济 
直觉思维的内涵要素及其创新性质分析被引量:2
《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48-51,共4页刘彦生 
直觉顿悟是认识发展和科学创新的重要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的活动要素主要是直觉想象、直觉类比和直觉判断 ,其创新性质是由这三种要素的创新性质决定的。直觉顿悟的创新性质决定其创新价值 :它是发现和创立科学新理论的前提 ,扩大、...
关键词:直觉思维 思维方式 直觉想象 创新精神 
精神分析哲学对道德自律的有益探索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25-29,共5页刘彦生 刘珣 
以自律为基础的道德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康运行的支撑点。要完善具有外力驱动性质的我国传统道德 ,必须努力培育道德自律。精神分析哲学中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原理和弗洛姆的道德自发说对于我们深化道德层次认识 ,实现道德...
关键词:道德自律 外力驱动 人格结构 道德自发 
西方怀疑思维的近代转变及其创新品质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78-84,共7页梁禹祥 刘珣 刘彦生 
西方古代怀疑思维具有泛怀疑和反神学性质,这是认知低能和社会动荡的情绪反映。近代怀疑思维突出表现为对知识理解的相对主义倾向以及对人的认识能力的极度关注,具有知识追求性质。怀疑思维由古代向近代转变后形成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其...
关键词:怀疑 “思维的辩证法” 批判性 思维自我反思 
中西方哲学源头差异比较被引量:4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170-174,共5页刘彦生 
中西方哲学源头的差异是由各自不同的社会环境和生产方式决定的。其表现为欧洲哲学思维重视自然物研究,以探索知识为特征;而中国哲学则从社会伦理和协调关系出发,以主体修养为核心。不同的哲学出发点同时孕育了不同的伦理意识,进而导致...
关键词:中西方哲学源头   
从台湾自由经济体制看台湾行政当局的干预职能被引量:2
《台湾研究》2003年第1期38-42,共5页刘彦生 
在台湾自由经济体制建制过程中,台湾当局摆脱对经济的过细参与,强化了计划指导功能,这是政府职能的重大变化。台湾地区自由经济体制的运作说明,积极而适度的政治干预和积极而适时的经济干预是经济体制转换以及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台湾省 行政部门 政治干预 经济发展 自由经济体制 干预职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