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赖先刚
出 处:《当代修辞学》1995年第6期23-25,共3页Contemporary Rhetoric
摘 要:张炼强先生《根于联想的修辞现象的探索》发表于《修辞学论文集》(第二期)。论文运用心理学理论系统地分析了根于联想的修辞现象,并通过这些心理因素的揭示,更深刻地对一些修辞现象的实质进行了解释。然而,文中有些内容的论证分析仍值得商榷。本文仅就“句式运用方面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不同看法。 一、问题的提出 《初探》在分析整句时,对形式和内容这两个层次上的联想区分不够严格,认识上较模糊,观察也欠深入。比如对偶句式,《初探》认为:“就是以密切相联的两种意义为其内容的,而这两种意义或为相近,或为相反,这就明显地反映着运用者进行相似联想或者对比联想的心理活动。”这里显然是从句式的内容上来谈联想的。再比如排比句式,文中认为,“用《修辞学发凡》的界说来说。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