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钱兆华[1]
机构地区:[1]江苏盐城师专物理系
出 处:《哲学动态》1993年第4期41-43,共3页Philosophical Trends
摘 要:拉波波特一般系统论介绍钱兆华我国哲学界对拉波波特这个名字也许并不陌生,因为一般系统论的主要创始人贝塔朗菲和著名的系统论、系统哲学家拉兹洛在他们的书中曾多次提到他对一般系统论的贡献。事实上,拉波波特是1950年一般系统论学会四位创始人之一(另外三位是:贝塔朗菲、博尔丁和杰勒德),而且他还是该学会的年鉴《一般系统》的主编。不言而喻,他对一般系统论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非同一般的贡献。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哲学界对拉波波特的一般系统论思想并不熟悉,甚至知之甚少。为了弥补这一缺憾,本文根据其代表作《一般系统论》(1986),将其基本思想介绍给大家,并予以简评。(一)建立一般系统论的必要性大家知道,本世纪以来,尤其是二次大战以来,新的学科分支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涌现,并越来越专业化。拉波波特认为,这种趋势会导致专家间相互交流的彻底失败,从而造成科学发展的障碍;而一般系统论则代表了该现象的一种反趋势,它能为不同学科领域里的工作者的相互交流提供一种共同的语言。拉波波特强烈主张因果的可交换性。他认为,因果关系只有在特定的背景条件下才能可靠地建立起来,而对自然科学家来说,恰恰是这背景条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5.9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