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桐生[1]
机构地区:[1]广东汕头大学中文系
出 处:《人文杂志》1993年第4期101-106,共6页The Journal of Humanities
摘 要:《史记》的一个显著特色是具有求实精神,《史记》学界对此已经作了充分的讨论。但是这些讨论大都停留在罗列现象的层次,而没有认真分析司马迁的求实精神究竟贯彻到什么程度。求实精神不仅关系到司马迁作为史学家的品质,而且涉及到司马迁的宇宙观以及由此而来的历史观。本文试对这一问题作一粗浅分析,以期引起更深入的讨论。 一 史学家的求实精神体现在史学家以实事求是的客观态度去对待历史,在最大的程度上还历史的本来面目。它需要史学家以清醒的理性精神和勇猛无畏的气魄,去排除主观成见和客观环境的压迫与干扰,使历史得到真实的再现。 司马迁即具有这种“良史之才”,他的求实精神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核对、补充、纠正史料。司马迁或者通过历史故址的实地考察,或者通过向熟悉某一历史事件的人们进行调查,从中获得了许多第一手史料,这些史料或者与古籍所载互为参证,或者作为历史记载的补充,有时则可纠正古书记载的讹误。《魏公子列传》赞辞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52.15.109.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