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潘德荣[1]
机构地区:[1]安徽师范大学政教系
出 处:《哲学研究》1993年第3期56-63,共8页Philosophical Research
摘 要:众所周知,解释学在西方可谓源远流长,从古希腊经中世纪直至近现代,经过若干发展阶段,终于演进为现代西方哲学中一个引人注目的流派。而在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的发展演变及其研究中,也存在理解和解释问题,比如有的论者就注意到了中国的“释经传统”与西方解释学的异同,“释经传统”与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关系问题。鉴于这个问题对于哲学研究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性,本刊陆续刊登了一些有关解释学的介绍与研究的论文,并于1990年第1期开辟了“关于理解和解释问题的探讨”的专栏。为了把这一研究提到新的水平,需要我们运用科学历史观结合中西文化的研究对之作出更深入的探讨。为此,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是:如何把解释学发展中提出的问题转化为我们正面研究的对象,对这些问题作出科学的回答,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这其中有诸多课题值得进一步探讨,例如:现代解释学提出的所谓“解释循环”、“时间间距”“合理成见”、“理解与解释的本体论、方法论”等等实质上都是些什么性质的问题;如何科学地解决理解和解释中的客观性与主体能动性的关系问题;一定时代人们的理解和解释同他们的社会生活实践有怎样的联系;如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展西方解释学和中国古代“释经传统”的比较研究;怎样使包括现代解释学在内的现代西方哲学各流派的研究从以介绍为主尽快转向改造和创新,等等。显然,这些问题都带有跨学科的性质;因而,加强哲学内部各分支学科之间、哲学与其他相关科学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加强理论工作者与实际工作者的联盟,对于推动有关方面的研究乃至整个哲学事业的发展,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了。
关 键 词:现代解释学 理解与解释 施莱尔马赫 海德格尔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合理重建 现代释义 现代诠释学 现代西方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