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克杰[1]
机构地区:[1]北京第二外语学院分院
出 处:《教学与研究》1983年第1期71-74,共4页Teaching and Research
摘 要:列宁指出:“物质的唯一‘特性’”乃是“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特性。以下有时将这个“物质的唯一特性”原理简称为“原理”。本文从“原理”的提出、内容、实质和作用等几个方面谈谈我的粗浅体会,以就教于同志们。这个原理是怎样提出的呢?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针对马赫主义者攻击“唯物主义者坚持着似乎已被‘最新科学’和‘最新实在论’驳倒了的物质概念”,列宁指出:“象马赫主义者那样把关于物质的某种构造的理论和认识论的范畴混淆起来,把关于物质的新类型(例如电子)的新特性问题和认识论的老问题,即关于我们知识的泉源和客观真理的存在等等问题混淆起来,这是完全不能容许的。”
关 键 词:客观实在性 认识论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各种特性 物质概念 物质形态 列宁 原理 物理特性 运动特性
分 类 号:G420[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