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孝忠[1]
机构地区:[1]东北师范大学
出 处:《心理发展与教育》1991年第4期18-23,共6页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摘 要:一.问题提出发散思维这一概念,早在1918年由武德沃斯(R·S·Woodworth,1869—1962)提出。后来,吉尔福特(J·P·Guilford,1897—1987)将其纳入著名的智力三维结构之中。1959年,他通过理论上的构思,把发散思维作为一个操作的范畴与四种内容范畴、六种产品范畴相结合,得出了24种发散思维能力,到1970年除个别的之外都得到证实。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