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戚万学[1]
机构地区:[1]南京师大
出 处:《教育研究与实验》1991年第4期11-16,共6页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Experiment
摘 要:自教育产生之日起,道德教育就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理论家殚精竭虑,实践者大胆探索,使道德教育这一古老领域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景象。纷呈的理论流派、涌现不迭的改革计划以及令人眼花缭乱的实践策略无不向人们昭示着:道德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不容否认,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近些年来确实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我们同样需要指出,在这种发展的背后同时存在着某种危机。因为迄今为止,在诸如道德教育的个人目的和社会目的,传授道德规则还是让学生自由选择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
关 键 词:传统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理论 社会文化 道德教学 道德秩序 道德规则 强硬派 儿童 社会目的 自由选择
分 类 号:G40[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