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注和增益——谈变通和补偿手段  被引量:4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柯平[1]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

出  处:《中国翻译》1991年第1期23-26,共4页Chinese Translators Journal

摘  要:由于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之间的差异,原语符号和译语符号几乎不可能在指称、语用和言内三个意义层面上一一对应,有时甚至在指称意义层面上都难以对应(例如原语指称对象在译语文化中不存在的情况)。为了在译语语法和惯用法的范围以内,保证特定上下文中最突出或最重要的意义的优先传译,争取原文和译文最大限度地等值,变通和补偿手段是不可缺少的。(这里的补偿,是指补偿照字面"直译"原文将会造成的原文意义的丢失。)这些手段构成了我们常说的"翻译技巧"的大部分。本文首先讨论译者常用的两种补偿手段——加注(即译者注释)

关 键 词:补偿手段 增益 译语文化 译者 上下文 理论根据 原语文化 翻译技巧 原文 指称意义 

分 类 号:H059[语言文字—语言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