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阳凤
出 处:《教育评论》1987年第6期54-58,共5页Education Review
摘 要:关于孙中山教育思想的内容以及办学实践,已有专文论述,本文仅就孙中山教育改革思想的形成及其特点,谈点粗浅的看法。一、教育改革思想的形成一八九四年,孙中山向清朝直隶总督李鸿章上了一封万言书。书中提出了"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等富强之径、强国之本的四大纲领。指出"泰西诸邦崛起近世,深得三代之遗风,库序学校遍布国中,人无贵贱,皆奋于学,凡天地万物之理,人生日用之事,皆列于学之中,使通国之人童而习之,各就性质之所近而肆力焉。"
关 键 词:孙中山 教育改革思想 李鸿章 教育本身 民族教育 教育思想 封建教育 模式改革 教育体制 中国教育
分 类 号:G40[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