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马瑞超
出 处:《当代修辞学》1987年第4期18-20,17,共4页Contemporary Rhetoric
摘 要:修辞学和心理学的关系非常密切。修辞学是研究语言运用的规律的学科,而运用语言的过程,就是心理活动的过程。说写者的修辞活动离不开思维、情感、想象、联想等心理活动;听读者在听读时大脑皮层受到对方语词的刺激,也必然会引起联想、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所以各种修辞方式都会有它的心理基础,它们的形成和表达效果都可以从心理上找到根据。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修辞方式,将会更深刻地理解修辞方式,从而更有效地运用它们。本文打算从心理学角度就对偶的形成及其效果试作一些分析。
关 键 词:对偶 修辞学 对比联想 巴峡 西陵峡 唐诗 诗歌 散句 郭外 阴晴圆缺 接近联想 对偶形式 千帆 名句 杜甫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