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至十三世纪的汉语书面语和口语  被引量: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谢.叶.雅洪托夫 邱广君 

出  处:《语文研究》1986年第4期56-62,共7页Linguistic Research

摘  要:在中世纪的中国,被正式认作文学语言的是使用上古汉语语法和词汇的所谓“文言”。同它长期并存的是另一种文学语言——接近口语的“白话”。“白话”在它的整个历史时期内并不完全相同。它逐渐变化,以适应口语本身的变化。一种语言的成分常常渗透到另一种语言中去,构成一系列混合的或者是中间的形式。大约从十三到十四世纪之际开始,区别用文言和白话写成的作品一般说来并不费力。无疑,这个时期的文言已经大大“落后”于口语,以致不经过专门学习的人。

关 键 词:上古汉语 口语 文学语言 近代汉语 汉语语素 文献 话本 变文 文言 中古汉语 

分 类 号:H19[语言文字—汉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