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曹先擢
出 处:《语文研究》1982年第2期33-39,共7页Linguistic Research
摘 要:我国秦汉前的古籍多通假字,如《孟子·公孙丑下》:“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以“畔”通“叛”。即用同音字 A 表示同音字 B 的字义。这是汉语书面语中特有的现象。通假字与被通假字的存在是互为条件的,是同音字间一种特殊的字聚。有些学者把通假字归入假借字,称做有本字的假借字。我们称做假借字的仅指“六书的假借”,即“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如“也”本指一种盥器,借音表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3.9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