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借义

作品数:136被引量:10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毛毓松韩胜伟洪成玉余国庆陈正正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学古诗文注释商榷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4年第12期98-100,共3页赵广升 
凯里学院2022年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认证整改专项课题“古代汉语与中学文言文教学研究”。
《岳阳楼记》与《促织》中的“集”、《归园田居》(其一)中的“适俗韵”“尘杂”“虚室”“余闲”,《短歌行》与《子衿》中的“悠悠”,教材应释本义而误释作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本文在分析的基础上一一提出了修订意见。同时指出《...
关键词:本义 引申义 比喻义 假借义 连绵字 通假字 
“札”字音义考
《辞书研究》2024年第1期104-114,共11页徐有声 徐朝东 吴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元明清民国时期官话语音语料库平台建设与研究”(项目编号17ZDA304)阶段性成果。
文章系统地梳理了上古至中古汉语文献中“札”字的音义材料,厘清了“札”字两系词义及其语音脉络:(1)本义为“木片”系义项,音在庄母黠韵;(2)假借义为“死亡”系义项,由于音近而从精母薛韵的“”字借入,该词可能来源于南亚语。由此,文...
关键词: 音义梳理 假借义 南亚语 
古字新识(十四)——说"保""育"
《书与画》2021年第2期46-49,共4页葛亮 
汉字发展至今,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有些字所承载的意义经过层层累积,变得十分庞杂。每当我们翻开汉语字典,在同一个字头下,往往会看到很多不同的义项。其中可能有本义——古人造字时希望它表达的意义;有引申义——由本义申发出来的意义...
关键词:汉字发展 引申义 假借义 汉语字典 义项 本义 同音 表达的意义 
上古汉语背景下“暴”的含义探讨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0年第7期42-43,共2页孟小驰 
"暴虎冯河"的"暴"现于字典、词典中多解释为"徒手搏击",但这显然存在问题。要想正确训释这个字,就要追根溯源,并厘清"暴"的词义发展脉络。借助出土甲金文资料,以上古文献为基础,试图阐明"暴"字于上古时期使用的基本情况,或可对理解"暴"...
关键词:上古汉语  本义 假借义 词义发展 训诂 
浅析“乙”字的词义及其发展
《文化产业》2019年第21期11-14,共4页李美澄 
"乙"字在我们汉字的演化发展中出现极早,并且很早便有了假借义。在语义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其本义已经逐渐消失,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意义便是其作为干支的假借义和由此引申出的"第二"的意义。在后世发展过程中,"乙"的本义"屈曲生长貌"以...
关键词:本义 假借义 形体义 
甲骨文书法浅议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2019年第11期47-48,共2页李永成 
自清代王懿荣发现甲骨文至今百余年,较之其他比较成熟的书体而言,甲骨文书法还是刚刚起步。从书法的角度审视,笔者认为要从以下方面来学习甲骨文。首先从识字开始,甲骨文按照“六书”法则造字,所谓六书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
关键词:引申义 本字 假借义 甲骨文 会意 书写者 指事 六书 
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例释
《长江丛刊》2019年第14期59-60,共2页花菊 
形声字的声符具有示源功能,本文从源义素与声符词意义的关系出发,分源义素为声符词的本义、源义素为声符词的引申义、源义素为声符词的语源义、源义素为声符词的假借义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声符词 源义素 本义 引申义 语源义 假借义 
“蠢”“笨”的历时演变被引量:1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5期23-28,96,共7页潘晓晶 
"蠢"和"笨"作为一组常用形容词从产生之初到现代汉语,一方面其意义在发生变化,另一方面在概念场中它们所处的位置也有所不同。通过分阶段文献考察以及同一概念场内的"愚"和"痴"的对比发现,在愚笨这一义项上,"蠢"大致从明代起成为常用词,...
关键词:  假借义 语文要素 概念场 
说 “ 恨 ”
《汉字文化》2018年第18期32-32,35,共2页胡婷 
本文以"恨"字的意义系统为研究重点,详细说明"恨"字的意义演变。此外,结合流行的网络用语分析"恨"字背后的文化内涵,为"恨"字的使用提供理性的分析。
关键词:本义 引申义 假借义 爱恨交织 
与假借义引申义相关的汉字问题被引量:1
《语文建设》2018年第11期70-72,共3页苏培成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系统,汉字的字义与汉字的使用密切相关。首先是字的本义。裘锡圭说:“字的本义就是造字时准备让它表示的意义,通常也就是作为造字对象的词在当时的,常用意义。确定本义,对于正确理解字义的发展变化,即作为造字对象...
关键词:汉字 引申义 假借义 词的意义 符号系统 本义 造字 裘锡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