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绵字

作品数:32被引量:1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罗会同马麦贞马晓琴黄灵庚潘啸龙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师范大学山西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学院北京语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北方文学(中)》《文史知识》《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古汉语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学古诗文注释商榷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4年第12期98-100,共3页赵广升 
凯里学院2022年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认证整改专项课题“古代汉语与中学文言文教学研究”。
《岳阳楼记》与《促织》中的“集”、《归园田居》(其一)中的“适俗韵”“尘杂”“虚室”“余闲”,《短歌行》与《子衿》中的“悠悠”,教材应释本义而误释作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本文在分析的基础上一一提出了修订意见。同时指出《...
关键词:本义 引申义 比喻义 假借义 连绵字 通假字 
由“千秋”引起“秋千”的考辨——兼及对现代“联绵词”内涵与外延的再探讨
《汉字文化》2022年第17期129-131,共3页张思琪 
“秋千”一词来源有二,春秋时期“秋千”与汉武帝时期“秋千”。文章立足于汉武帝时期由“千秋”引发的“秋千”一词的考辨,通过考察“千”与“秋”二字的字形、本义以及引申义演变,探讨古连绵字与今联绵词的差异,审视当今联绵词定义的...
关键词:“秋千” 连绵字 联绵词 
双音字的汉语编码机制探析
《北方文学(中)》2015年第11期110-110,112,共2页马晓琴 
字义的结构原则是“1个字义=1个义类×1个义象”。这是徐通锵先生《语言论》中提出的,其体现了汉字的理据原理。随着汉语的发展,单字格局日益解体,以双音字为主体的格局逐渐形成。其中,重言、双声和叠韵三类连绵字是汉语从单音节转...
关键词:连绵字 双音字 编码机制 
段玉裁之“连绵字”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28-29,共2页朱蕗 
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段玉裁所谓的"连绵字",在今天来看属于联绵词的范畴,是汉语中一种特殊的词,在构词上具有合二字成文,不可拆分的特点;在音义关系上表现出义存于声,字随音转的特性。段玉裁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连绵字"的研究取得了新进展。首先,他...
关键词:连绵字 联绵词 合二字成文 单呼 絫呼 
连绵字和叠音词的关系
《语文新圃》2010年第1期35-36,共2页高扬 
在汉语发展的过程中,双音节化是一个显著的特征。双音节化的原因与过程相当复杂,包括复辅音分化、音变造词等等,这里就暂提不表了。笔者所关注的,则是古代汉语词汇双音节化的两个特别表现形式:连绵字和叠音词,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叠音词 双音节化 汉语发展 汉语词汇 复辅音 造词 音变 
学习《联律通则》一得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上半月)》2008年第2期37-37,共1页施春莺 
关键词:通则 对仗 连绵字 专用名词 对联 诗词 楹联 相对 词性 工整 
对联写作指导(十六)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上半月)》2007年第4期59-60,共2页尹贤 
关键词:对联 连绵字 对仗 史可法 词性 写作 白云 谓语 指导 四大家 
“连绵字”在“字本位”中的特殊地位——读徐通锵先生《基础语言学教程》的思考
《宜宾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103-105,共3页陈寿义 
徐通锵先生在《基础语言学教程》中对联绵字的界定与现今通行的界定具有一致性,他们都认为联绵字中的两个字是“不可分释、共同表义”。根据联绵字形成的原因和它的结构特点,不把它归入到“字”类而称它为“特殊”的字组,这不仅有利于...
关键词:联绵字 字组 特殊性 字本位 
《庄子·内篇》陈注指瑕
《中国哲学史》2002年第2期127-128,F003,共3页杨逢彬 
《庄子》一书,注者众多,总其成者有陈鼓应先生之《今注今译》;虽称精审,微瑕存焉。本文指出其《内篇》注译之可商者十余条,并归纳其所以致误者,约有三端:曰未解(讠连)语,曰未明词义,曰未通文法。
关键词:《庄子·内篇》 词义 文法 指瑕 连绵字 训诂 陈鼓应 《今注今译》 
《说文》的释义方式浅析被引量:2
《呼兰师专学报》2000年第2期48-49,共2页罗会同 
关键词:<<说文>> 释义方式 通人 一日 一云 连绵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