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发展

作品数:232被引量:195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贵元齐元涛王立军李运富洪成玉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读思课的实践研究——以Unit 5 Languages around the world为例
《英语教师》2025年第2期50-53,共4页陈姝珍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2023年度立项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的研究”(课题编号:SYKT-23005)的部分研究成果。
分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的意义。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5Languages around the world读思部分的阅读文本The Chinese Writing System:Connecting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的教学为例,探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中英语 读思课 汉字发展 
西北汉简文献用字的古文字孑遗及其价值——以敦煌汉简为考察中心
《华夏文化论坛》2024年第3期164-174,共11页雷黎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公共数据库的古文字字符集标准研制”(项目编号:21&ZD309);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冷门“绝学”课题“古文字形体混同现象与汉字发展史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4LMJX01YB)
西汉后期,汉字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隶变”已近尾声,汉字迈入了真正符号化体系的今文字发展时期。而书成于两汉之交的敦煌汉简文献,在字体、空间布局、构造理据及微观构形等方面都存现有早期古文字的孑遗,这些孑遗能够回溯相应文字的构...
关键词:汉简 字形 古文字 汉字发展史 
据《管子·枢言》释读安大简《仲尼曰》一则被引量:1
《出土文献》2024年第2期49-49,共1页孙永波 
安大简《仲尼曰》简8—9“中尼曰GF9A9中善=才老讫”,整理者释读为“仲尼曰:‘管仲善,善哉!老讫’”。安徽大学汉字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编,黄德宽、徐在国主编:《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二)》,上海:中西书局,2022年,第44页。“老讫”,整理...
关键词:安徽大学 战国竹简 应用研究中心 汉字发展 整理者 仲尼 释读 安大简 
朝鲜时代写本《传奇语录》汉语字词考探
《中国文字研究》2024年第1期237-244,共8页张欣 
supported by Korean Studies Foundation Research through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the Republic of Korea and Korean Studies Promotion Service of the Academy of Korean Studies (AKS-2018-KFR-1250001);the phased achievement of the major project of Gansu province's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planning in 2019,"A Phonetic Study of Chinese Dialect in Gansu Section of Jing River Basin"(project number:19ZD003)
《传奇语录》是朝鲜时代的汉文写本词典,全书共收录、训释汉语词677例,所收词条口语性鲜明。经调查,全书有俗写、异构、记音三种异文,在归类、分词、书写、训释等方面存在讹误,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考订,可以发现全书异文与讹误的形成与...
关键词:《传奇语录》 讹误 异文 汉字发展史 
记录汉字发展史的重要演变 萌芽状态中的各类西汉石刻
《国家人文历史》2024年第6期16-25,共10页郭晔旻 
作为金石学的开创者,欧阳修在其著作《集古录跋尾》中总结:“至后汉以后,始有碑文,欲求前汉时碑碣,卒不可得。”汉碑难寻顾名思义,欧阳修提到的“碑文”就是刻在“碑”上的文字。
关键词:金石学 欧阳修 碑文 《集古录跋尾》 开创者 前汉 萌芽状态 
金文:研习书法艺术的“龙门”
《书法》2024年第3期52-59,共8页安介生 
中国汉字是世界上最为古老、发展延续最为成熟的表形兼表意文字系统。中国汉字的发展最令国人骄傲的,是其悠久而坎坷、客观而真实的发展路径。它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风貌与特征,清晰可辨,历历可数,确切而可靠。这就与世界上一些在短时...
关键词:发展路径 汉字发展 表意文字 书法艺术 生命故事 智慧结晶 呕心沥血 真实 
艺术语言:关于书法的审美与传播被引量:1
《书法》2024年第3期44-47,共4页王宏伟 
有论者说,书法是最容易普及的艺术,也是最难理解的艺术。言其容易普及,是因为在当代中国汉字基本人人能够识读书写,书法的普及有着先天优势;言其最难理解,一则汉字发展到今天,其本身是由抽象的符号组成的,书法的艺术表现要以这些抽象的...
关键词:结字 抽象意味 汉字发展 先天优势 书法 
简谈古文字中特殊的形体省略现象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82-91,共10页徐子黎 
在汉字发展史上,形声字存在省声、省形的变化。通过对一些相关字形的考察,发现形声字是可以完全省去声旁;表意字也可以省略形体一部分,成为一个与本身看似不相关的字。这些并不是书写者写错造成的,而是出于求简的考虑。
关键词:汉字发展史 古文字 形声字 表意字 声旁 省声 省形 
文化认同 必由之路 浅谈书法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中国民族》2024年第1期68-69,共2页石新民 
自古以来,我国各民族长期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中华文明。在这个进程中,文化认同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汉字和由汉字发展而来的中国书法居功至伟。自从有了甲骨文,也就是距今3000多年前的商朝中、后期起,中华...
关键词:秦始皇统一中国 结体 石鼓文 文化认同 沟通工具 青铜礼器 汉字发展 居功至伟 
《碑别字新编》(修订本)正误一则
《江海学刊》2023年第6期54-54,共1页邵天松 
秦公、刘大新《碑别字新编》(修订本)(文物出版社2016年版)是在此前秦公《碑别字新编》和秦公、刘大新《广碑别字》两书基础上进一步增补而成的。该书是研究汉字发展演变、学习书法的重要资料,也是考古学者、语言文字工作者、书法家及...
关键词:文物出版社 学习书法 语言文字工作 考古学者 秦公 汉字发展 碑帖 碑别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