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意字

作品数:106被引量:99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守奎刘忠华王红霞江学旺王元鹿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说文解字》会意字的归部理据探索——以“伐”“戍”“休”“信”等字的归部为例
《今古文创》2025年第3期123-125,共3页白冬梅 
会意字选择部首进行归部的原则和方法,存在“义有所重”和“以类相从”两种观点。学术界对“伐”和“戍”,“休”和“信”,“斩”和“断”,“仚”和“汓”四组合体表意字的归部颇有争议。通过考察这八个字的形义关系以及部内字际之间的...
关键词:合体表意字 归部 义有所重 以类相从 
《说文解字》专设部首统辖一个表意字的原因探索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41-47,共7页张军 刘忠华 
《说文解字》只辖一个表意字的74个部首中,30个部首是根据归部的需要而另行设立的,部首、部内字之间是互为依存的关系。合体表意字的归部处理,遵循着归部和谐的原则,按照编排体例来进行。30个合体表意字在归部时,舍弃字形中业已存在的...
关键词:《说文解字》 部首 表意字 归部选择 专设部首 
《说文》部内辖一个表意字与一个形声字诸部归部探索
《今古文创》2024年第15期134-136,共3页郑思明 
本文以《说文》中部内辖一个形声字和一个表意字41个部类为研究对象,对表意字归部理据进行探索。绝大多数表意字的归部呈现出共同的特点:与相邻的字同义类或有共同的字义特点,或者字义关系密切而能共同表示某种状况或某个事件。少数字...
关键词:《说文解字》 表意字 归部 以类相从 
简谈古文字中特殊的形体省略现象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82-91,共10页徐子黎 
在汉字发展史上,形声字存在省声、省形的变化。通过对一些相关字形的考察,发现形声字是可以完全省去声旁;表意字也可以省略形体一部分,成为一个与本身看似不相关的字。这些并不是书写者写错造成的,而是出于求简的考虑。
关键词:汉字发展史 古文字 形声字 表意字 声旁 省声 省形 
《说文解字》表意字集中归部的诸部研究被引量:1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29-37,57,共10页刘忠华 
从归部层面看,同形复体字、变体字以及只含一个成字义符的合体象形字与合体指事字,只能根据字形特点“据形系联”进行归部;异形合体表意字的归部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是少数字只有一个义符是《说文》部首系统中的成员,只能取该义符“据...
关键词:部首 部内字 义符 表意字 归部 以类相从 
古字新识(二十三)——说『中』『外』
《书与画》2021年第11期48-52,共5页葛亮 
古文字与古文物都是古代社会的珍贵遗存,两者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往往可以互证.古文字中较原始的字形,尤其是表意字的字形,多能反映出造字时代的物质形态.有些甚至能让我们了解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的、考古工作中未曾发现的、一般研究无...
关键词:物质形态 古文字 表意字 古文物 字形 考古 
《中国思想的两种理性:占卜与表意》简介
《周易研究》2020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程佼 
汪德迈著,金丝燕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共156页,13.6万字,系“跨文化对话平台丛书”之一。作者是法国著名汉学家,多年来致力于中国语言、文字、思想与文化的跨文化研究。本书分为两部分,共九章。第一部分“从占卜到表意字,从...
关键词:北京大学出版社 跨文化对话 龟卜 表意文字 表意字 语言媒介 著名汉学家 文言文 
汉字的讹变
《咬文嚼字》2020年第7期47-49,共3页苏培成 
汉字是表意文字。在造字时,字形和字义有一定联系的字叫表意字。“六书”里的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就是表意字。有些字的字形不但和字义有联系,而且和字音也有联系,这样的字叫形声字。
关键词:表意字 表意文字 会意字 指事字 形声字 象形字 讹变 字义 
《说文解字》合体表意字的归部理据探究——以部首都是同形复体字的诸部为例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5-7,10,共4页张婷婷 
陕西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基金项目“古书假借及其字词关系变化的研究”(SLGYCX1810)。
异形合体表意字的归部都遵循了"以类相从"的原则,其中受字形结构和部首系统限制的诸字,换从字义关系的角度也都是"以类相从"。异形合体表意字的归部体现了《说文解字》部内字的编排规律,并受其制约。"以类相从"的原则要求有共同字义特...
关键词:说文解字 同形复体部首 合体表意字 归部 以类相从 
女真小字初探
《满语研究》2019年第1期27-34,共8页李盖提(著) 聂鸿音(译编) 
女真学界希望通过明代编写的《女真译语》和13世纪女真文碑铭解读女真小字在16世纪和12世纪的读法。《女真译语》刊布者造成了部分错误,明代抄手亦造成部分讹字和曲解。准确识别女真字读音的首要条件是解决汉语历史音韵问题,舍此不能恰...
关键词:女真语 女真字 表意字 音节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