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涂又光[1]
机构地区:[1]华中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出 处:《学术月刊》1994年第6期103-105,共3页Academic Monthly
摘 要:屈原只留传文学作品。屈原文学作品的哲学含义,举其要义,在于三篇:在于《离骚》的以自为本:《远游》的精气学说;《天问》的不答之答。 《离骚》的以自为本,就是肯定自我,认识自我,实现自我。屈原奋斗一生以实现自我,最后以自沉超越自我,亦所以实现自我,乃自我实现之最后完成。《离骚》开头自叙身世名字,是肯定自我,接着说:“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是认识自我。以下描写的一切活动,皆实现自我。若一以贯之,即以自为本。它是楚人精神、老子哲学、尤其是庄子哲学的文学表现,即诗的表现。在心灵的最高层次,真正的哲学,真正的诗是相通的。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离骚》是有韵的《庄子》,《庄子》是无韵的《离骚》。维也纳学派说,形上学是概念的诗;我们说,诗是形象的哲学。《离骚》正是形象的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