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5年第4期1-9,共9页Journal of Yunyang Teachers College
摘 要:最早明确提出人性问题的,当推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话言简意深,逐成中国人性论的一个总纲。只此一句,确定了儒家人性问题的基调:人的本性是相近的,造成后天差异的是“习”。至于人性到底是什么?人有没有为善之可能?人何以为善?终是悬而未决的。就是能举一反三的子贡也惑而不解,“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但这个问题是如此重要,不解决它,就无法回答“如何成圣人”这个核心问题。于是,后儒绞尽脑汁,各扦己见,形成了有关人性的许多理论。在这条道路上,战国时代,出了两位杰出的宗师,他们各自发扬并开创了一个传统,即内在传统与超越传统,对后世影响极大。这就是孟轲与荀况。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8.10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