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柯森
出 处:《高教探索》1991年第3期32-36,共5页Higher Education Exploration
摘 要:在新的历史时期探讨高教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问题,要有时代感,要从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和高教发展的新情况、新特点来考虑问题。这样,才能使新探讨的内容更具现实性和针对性,使得出的结论更贴近实际的需要和可能。本文谨就几个有关问题谈点初步的看法。一、关于高教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现实意义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意义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提高社会生产力,二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马克思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方法,更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恩格斯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向多方面的技术训练和科学教育提供实践基础的根本途径。
关 键 词:生产劳动相结合 社会经济发展 历史时期 技术训练 办学方向 各类教育 行政措施 专业结构 高教资源 层次结构
分 类 号:G640[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