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宇骏 

机构地区:[1]山东省莱芜市钢城友谊路小学

出  处:《中国学校体育》2013年第S2期124-124,共1页

摘  要:一、创设愉快和谐的课堂心理氛围积极、良好、和谐、愉快的课堂心理气氛能使学生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有利于学生的智力活动。在这种心理气氛下,学生思路开阔,思维敏捷深刻,想象力丰富活跃,记忆力增强,精力旺盛,积极主动,从而更好地接受新知识,并在新知识的基础上分析、综合、联想、推理,进行创造性学习。而消极压抑的课堂心理气氛易使学生的智力活动受到抑制,思路狭窄,思维变得呆板拘谨。良好课堂心理气氛的营造,需要教师的精心组织、小心维护和主动创设。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教师要做到:1.实施情感教学。师生的情感共鸣是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变量。课堂教学中要使师生双方的意图、观点和情感连结起来,使教师传授的知识、提供的信息能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的思维活动和强烈的内心体验,教师就必须增加情感投入,给知识、信息附加情感色彩,实施情感性教学,以教师自身的情感体验营造良好和谐的课堂心理气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倾注积极的情感和真诚的爱心,用情感和爱心去感染和打动学生。

关 键 词:课堂心理气氛 课堂教学 心理素质 知识的基础 智力活动 情感投入 情感教学 心理氛围 教学过程 创造性学习 

分 类 号:G622.4[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