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93-96,102,共5页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黑龙江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基于网络环境的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G2014010607)
摘 要:丛林法则内在蕴含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随着教育产业化的发展,日益盛行的教育竞争现象实则是丛林法则对教育价值观的渗透,体现了当今教育量化、功利化、效率化的特征。在充分发挥丛林法则教育观激励性作用的同时,也要进行教育观变革,从排他型竞争向合作型竞争转变,从而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过程中,实现效率性、人本性与和谐性的统一。
分 类 号:G40-05[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