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尽善尽美”的美学内涵  被引量:6

Aesthetic Connotation of "Perfectly Good and Perfectly Beautiful"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宋雄华[1]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中文系,江苏南京210093

出  处:《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第4期25-27,共3页Journal of Wuh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东方美学范畴研究"(00BZX043)

摘  要:"尽善尽美"是孔子在《论语·八佾》里评论《韶》乐时提出的一条重要审美标准,但它不仅是一个针对特定审美对象的范畴,而且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精神之一。尽善尽美的美学内涵非常丰厚,它从一开始就与和、教化、人格修养等结下了不解之缘,特别强调美与社会和谐、道德教化、人格修养的相互促进作用。它既是对孔子以前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集中概括,也深远地影响了后世美学思想和艺术表现的发展,是中国古典美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关 键 词:尽善尽美 美善同意  教化 人格修养 孔子 

分 类 号:I01[文学—文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