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应的单、双音节动词的非对应性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薛秋宁[2] 肖元珍[2] 邓双霜 陈丽琴 梁军涛 

机构地区:[1]不详 [2]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广东广州510632

出  处:《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11期134-135,138,共3页Social Sciences in Guangxi

摘  要:汉语对应的单、双音节动词在形式、意义、功能和音节的感受度方面都存在着复杂的非对应性和差异 ,这种非对应性是汉语词语弹性作用的表现 ,体现了汉语词语组合的独特文化精神———以词语的义类为本、体用兼备和名动互补。

关 键 词:单音节 双音节 动词 非对应性 

分 类 号:H13[语言文字—汉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